近期,龍巖學院“尋總書記足跡,探兩岸融合新篇”實踐隊深入漳平市永福鎮,開啟了一場兼具理論縱深感與實踐指導性的專題調研。隊員們循著習近平總書記的考察足跡,在這片被譽為“大陸阿里山”的沃土上,系統解碼兩岸融合發展的實踐密碼。為期兩日的調研中,指導教師陳江南帶領團隊先后走訪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漳平實踐館、海峽兩岸花卉研究院、鴻鼎農場及臺品櫻花園等5個標志性示范基地,通過實地踏勘、專題座談、臺農深度訪談及“青年說·領袖故事”主題微團課拍攝等多元形式,多維度、立體化考察兩岸農業融合發展的現實圖景與實踐成果,親身見證習近平總書記為閩臺農業合作擘畫的戰略藍圖在基層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的生動歷程。
圖為實踐隊師生在臺品櫻花園拍攝拍攝“青年說·領袖故事”主題微團課
在風光旖旎的臺品櫻花園,實踐隊與2022年度“三農人物”謝東慶展開深度對話。回溯1997年7月,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的習近平曾專程到訪永福鎮,走進謝東慶經營的茶山,細致察看茶葉種植生長態勢,關切詢問閩臺農業協同發展情況,并殷切囑托臺農群體充分依托當地優越的自然生態稟賦,深耕茶產業發展。二十余載春華秋實,謝東慶秉持初心、深耕不輟,不僅讓永福成為閩臺農業合作共贏的標桿樣本,更賦予其“大陸阿里山”的美譽。由其打造的臺品櫻花茶園,憑借“茶旅融合”的創新模式入選“全國十大賞櫻基地”,每年吸引數以萬計游客慕名而至。漫山茶園與爛漫櫻花交相輝映,既勾勒出鄉村振興的生態畫卷,更成為兩岸融合發展成效的鮮活注腳,昭示著廣闊的合作前景。
圖為實踐隊與首位入選全國“三農人物”臺胞謝東慶先生交流
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漳平實踐館內,“源”“緣”“園”“圓”四大主題展廳系統鋪展漳臺兩地一脈相承的歷史淵源與交融軌跡。我校實踐隊與天津大學實踐隊聯合參觀期間,隊員們駐足研讀習近平總書記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致臺胞的回信原件,字里行間流淌的不僅是對臺胞群體的深切關懷與殷切勉勵,更凝聚著對兩岸融合發展的戰略遠見與深情期許。參觀過程中,兩校隊員圍繞展覽內容展開深度交流,從歷史脈絡中體悟“兩岸一家親”的文化根脈,從實踐成果中感知永福在探索兩岸融合發展路徑中的積極作為與扎實成效,思想的碰撞進一步深化了對“融合發展是必由之路”的認知。
圖為實踐隊與天津大學實踐隊參觀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漳平實踐館
在鴻鼎農場,實踐隊與2023年“福建省勞動模范”、漳平臺商聯誼會會長李志鴻舉行專題座談。訪談中,李志鴻回溯了自己扎根大陸二十余年,專注高山烏龍茶種植與精深加工的創業歷程,言語間飽含對這份事業的赤誠熱愛與執著堅守。如今,鴻鼎農場已發展為兩岸規模領先的現代化高山烏龍茶生產基地,其依托兩岸技術協同培育的優質茶品,以獨特風味贏得市場廣泛認可,構建起“種植—加工—銷售”的完整產業鏈。隊員們從其創業敘事中,不僅感受到臺商群體深耕大陸市場的熱忱與韌性,更直觀見證了兩岸農業產業在技術、資本、市場等層面深度融合所催生的蓬勃活力與豐碩成果。
圖為實踐隊與福建省勞動模范、臺胞李志鴻座談
海峽兩岸花卉研究院內,負責人陳金才向實踐隊系統解析了永福鄉村振興的另一重要引擎——“美麗經濟”花卉產業的迭代升級之路。隊員們詳細了解到兩岸在花卉種質資源創新、栽培技術改良、品種培優等領域的深度合作成果,深刻認識到科技創新作為核心驅動力,在推動兩岸農業融合向更高層次發展中的關鍵作用。作為新時代青年,大家更真切地體會到,兩岸在農業科技、產業模式等領域的協同創新,正不斷釋放“1+1>2”的聚合效應,為互利共贏注入持久動能。
圖為實踐隊與金興園藝負責人陳金才先生座談
此次實踐活動,隊員們從經濟協同、文化交融、社會聯結等多維度,直觀感知兩岸融合發展的豐碩成果,更深刻體悟到兩岸同胞同根同源、血濃于水的情感紐帶。活動不僅深化了隊員們對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兩岸融合發展重要理念的理論認知與實踐認同,更強化了“兩岸融合發展是民心所向、大勢所趨”的共識。展望未來,實踐隊成員將以此次調研為契機,持續踐行青春使命,在推動兩岸青年交流、傳播融合發展故事等方面主動作為,為譜寫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新篇章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