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山恨
三
轉眼到了清朝末年,樊增祥已經成為江寧布政使權署兩江總督。在仕途得意的同時,他又成了當時文壇上的翹楚人物,僅他的《樊山文集》就有十五冊六十余卷,特別是他的代表作《彩云曲》,將賽金花的傳奇人生描繪得酣暢淋漓,風靡全國,被譽為清版的《長恨歌》。而樊家的世仇左宗棠死后,留下了四個兒子卻全都默默無聞,只有他的小兒子左孝同勉強中舉,后來又花錢捐了個道員。
這年的中秋之夜,樊增祥帶夫人冬梅到莫愁湖游玩散心。天上烏云遮月,把湖光山色籠罩在一片霧靄之中。遠處江中傳來西洋軍艦凄厲的汽笛聲,近處是幾個東洋驕兵醉酒之后的笑鬧聲。一個東倒西歪的日本浪人撞了一下冬梅,竟然還罵了一聲“八嘎”揚長而去。
夫婦倆敢怒而不敢言,相攜來到相對安靜的陽春亭內。冬梅見樊增祥郁郁寡歡,極力找話題讓夫君開心。她說,夫君雖說在安邦定國方面不及左宗棠,但在道德文章方面誰人能比?再看看左家的后人,簡直是一塌糊涂,這報應啊,也來得忒快了吧!說到最后,冬梅感慨地說:“唉,咱家老爺子地下有知,也該閉眼啦!”
樊增祥并沒有接過夫人的話茬兒,而是望著云遮霧罩的湖月樓臺,隨口吟出一首詩:“亙古清光徹九州,只今煙霧鎖浮樓;莫愁遮斷山河影,照出山河影更愁。”
“好詩、好詩!”忽有一人來至陽春亭外,向樊增祥抱拳施禮,“好一個‘照出山河影更愁’啊!”
樊增祥急忙還禮:“哈哈,樊某見中秋無月,又感山河破碎,不堪入目,遂有感而發,獻丑了!還望先生賜教。”不料那人進得陽春亭,“撲通”一聲跪倒,納頭便拜:“卑職左孝同不知是樊大人游湖,多有沖撞,企盼大人恕罪!”
這個左孝同不是別人,正是左宗棠的四兒子,最近剛剛當上了江蘇提法使,想不到竟在莫愁湖畔與仇家相遇。
冬梅也大吃一驚,真是冤家路窄呀!她望著可憐兮兮的左孝同,心想也活該這小子倒霉,看夫君如何來羞辱這個仇家的小子!
想不到的是,樊增祥不但沒有發飆,反而攙起左孝同,恭恭敬敬地扶左孝同坐下,然后躬身向他深施一禮:“左大人在上,樊某這廂有禮了!”
樊增祥的這一舉動,把冬梅與左孝同都給弄糊涂了──誰見過上司對下屬見禮?更何況是仇家!
冬梅正不知所措,又聽樊增祥發自內心地對左孝同說:“要不是令尊大人當年羞辱家父,樊家就不可能有穿紅洗辱、臥薪嘗膽之舉,樊某也就更沒有今日!”
左孝同以為樊增祥是在揶揄嘲諷自己,尷尬地說:“當年家父狂傲氣盛,多有得罪,還請總督大人海涵!”
樊增祥強按左孝同入座,真誠地說:“唉,近來樊某愁腸百結,痛定思痛:家仇已矣,國恨日增!眼見列強侵擾,山河動蕩,大清社稷,風雨飄搖,樊某更加懷念內靖禍亂、外拒四夷的令尊大人!請左大人代替令尊文襄公受樊某一拜!”
左孝同誠惶誠恐,急忙扶起樊增祥。樊增祥也不管一臉驚異的冬梅與左孝同,轉身望著蒼茫的莫愁湖水,云遮霧罩的中秋夜空,蒼涼地呼喊著:“皇天在上,后土在下,保佑我中華大地再出幾個左宗棠吧!”
從此以后,樊、左兩家冰釋前嫌,禮尚往來。從大清直到民國,同在兩江任職的樊增祥與左孝同,再也沒有產生過什么嫌隙與過節。
時間:2022-01-17 作者:愛開大學生 來源:愛開大學生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