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雙繡花鞋會作證的大榆樹
三、移來的大榆樹
望著那棵高大的榆樹,胡老三一臉得意,余豁牙子驚得一屁股坐到了地上。陶大人指著那棵榆樹說道:“余掌柜的,你不是說官路兩邊沒有榆樹嗎,你仔細(xì)看看,這不是榆樹是什么?”
余豁牙子看著那棵榆樹真有點急了,他一骨碌爬起來,跑到榆樹的跟前,對著樹身狠狠地拍了一掌,這棵榆樹貨真價實,可不是西貝貨啊!余豁牙子也納悶了,在他的記憶里,這官路兩邊早就沒有榆樹了,要是有榆樹,還不得叫做榆皮面的牛老板領(lǐng)人給扒皮了?
余豁牙子仰頭望著樹枝上蔫巴巴的樹葉,忽然明白了過來,他大聲叫道:“大人,我明白了,這一定是胡老三從外地弄來了一棵大榆樹,然后挖坑埋到了這里。大人您看那蔫巴巴的樹葉,這就是最有力的證明,求大人您給我做主啊!”
陶知縣聽余豁牙子說完,望著榆樹頂上那蔫巴巴的樹葉,也覺得有些異常,喝問道:“胡老三,這棵榆樹真的是你移來的嗎?”
胡老三一臉的冤枉,叫道:“大人,這可是天大的冤枉啊,老理都說——人有旦夕禍福,樹難道就沒有生老病死嗎?這棵大榆樹一定是生蟲子得病了,怎么能說是我移栽的呢!”
別看胡老三嘴硬,這講的也有些道理啊。可怎么能判定這棵大榆樹是不是移栽的呢。余豁牙子眼珠一轉(zhuǎn),出了個餿主意,干脆把這棵大榆樹挖倒,看看底下的樹根,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
陶知縣點頭說好,命手下的差役借來鐵鍬,挖了不大一會,那棵大榆樹就“轟”的一聲倒在了官路上,塵土飛揚間,那巨大的樹冠,正好把官路堵得嚴(yán)嚴(yán)實實!
再看那榆樹底下的樹根,果然都是斷的,不用說,這棵大榆樹就是胡老三移來的,埋在路邊當(dāng)圈套叫余豁牙子鉆,目的是賴賬,他想賴掉余豁牙子借給他的20兩銀子!
陶知縣氣得一聲大叫,命差役把胡老三用木枷枷了起來,可胡老三還是滿口叫屈,不肯認(rèn)罪。正在這時,官路上傳來鳴鑼開道的聲音,是州府的明大人坐著涼轎,領(lǐng)人到舊橋縣巡視來了。
知縣忙領(lǐng)著手下人前去迎接,知府大人明道遠(yuǎn)可是兩榜進(jìn)士出身,學(xué)識淵博,聽陶睿說他正在審樹,心中大奇,撩開袍襟下了轎子,走到了那棵攔路的大榆樹面前。
胡老三脖子上戴著木枷,他一見明大人走了過來,就好像見到了救命的活菩薩,扯開嗓子,連喊冤枉。明大人皺眉道:“陶知縣,這個人就是那個指樹為證的胡老三嗎?”
還沒等陶知縣說話,胡老三大叫道:“知府大人,胡老三就是我,我冤枉啊!”胡老三一說自己被冤枉的理由,明大人聽得也是連連點頭。
這樣一棵高大的榆樹,如果修房子的話都可以做大梁了,要是去買,最少也要十七八兩銀子,再加上人工挖掘,運輸,直到挖坑立到路邊,沒有個二十幾兩銀子那是不可能辦到的。別說他胡老三是個精明的商人,他就是個傻子,也得算算這樣做是不是合算啊。
如果胡老三真想賴掉余豁牙子的20兩銀子,他也不必先花十七八兩銀子買樹,然后再費這么大的力氣移栽樹吧!
明道遠(yuǎn)用嗔怪的眼神望著陶知縣,陶知縣也覺得這里面有問題,他想了想說道:“還是把牛掌柜叫來,問問他這棵大榆樹究竟值多少兩銀子吧!”
過了一會,差役就領(lǐng)著牛掌柜跑了過來,氣喘吁吁的牛掌柜給兩位大人見過禮,看著挖倒在地的大榆樹,他的兩只眼睛一亮。舊橋縣境內(nèi)像這樣的大榆樹早就絕跡了,把這棵大榆樹的嫩皮扒下來,可以做成五六百斤上好的老榆皮面呢。扒完樹皮后,這么粗的榆樹干,賣到木器鋪,至少也能賣20兩銀子。牛掌柜張口就出20兩銀子要買這棵大榆樹。
明道遠(yuǎn)哈哈大笑道:“有了銀子,這案子就好辦了!”既然陶大人斷定這棵樹是胡老三弄來騙人的,那賣樹的20兩銀子就給余豁牙子抵債吧!
余豁牙子20兩銀子到手,高興得連喊明青天。胡老三被枷在木枷里,還在大聲喊冤,明道遠(yuǎn)一揮手,差役們上前,把喊冤的胡老三也放了。
糊涂案子遇到了糊涂官,就這樣荒唐地了結(jié)了!明大人判的這叫啥狗屁官司啊。牛老板今天撿了個大便宜,心里高興,非要請兩位大人到他的面店里,品嘗一下正宗的老榆皮面不可。
四、榆樹后面的計謀
陶知縣剛要拒絕,沒想到明大人卻痛快地答應(yīng)了。牛老板叫手下的伙計,趕快扒了幾塊大榆樹的嫩皮,拿到店里,搗爛成糜后和到蕎麥面里,鮮香脆滑的老榆皮面出鍋,直吃得明大人連連點頭。
吃完榆皮面,陶知縣正要請明大人到舊橋縣的縣衙去歇馬,明大人一擺手說道:“本府吃到了榆皮老面,又見到了陶知縣,舊橋縣一行也就算結(jié)束了。這是本府給貴縣帶來的好東西,我想這東西正是陶大人需要的,本府心事已了,這也該回去了!”
明大人把一個黃綾子的小布包放到了桌子上,他用手按了按,然后一揮手,領(lǐng)著府衙的隨從起轎上路了。陶知縣望著那個黃綾子小包一臉的疑惑,他打開布包,里面竟是當(dāng)今皇帝的一道圣旨。原來,明大人上任之前就知道舊橋縣鬧了蝗災(zāi),臨出京城前,他在皇帝面前奏了一本,當(dāng)今皇帝就免了舊橋縣三年的賦稅,不用說,牛家面店那一年3000斤的老榆皮面也給免了。
別看這個明大人斷案子斷得“糊里糊涂”,可他真是一個愛民如子的好官。陶知縣手捧圣旨追了出去,跪倒在明大人的轎前連聲道謝。
明大人把陶知縣叫到轎前,壓低聲音說道:“不要以為把一棵大榆樹移栽到路邊就能騙倒本府了,那兩個喊冤告狀的人也是你安排的,對不對?”
陶知縣臉一紅,不好意思地說道:“舊橋縣的百姓太苦了,沒辦法,我只好出此下策了!”
明大人用手指著站在人群后的胡老三說道:“代我轉(zhuǎn)告他,下次再買樹,不要到府衙的對面去買。我每天出門,總能看到這棵熟悉的大榆樹,你說我能認(rèn)不出它來嗎!”
陶知縣百里移樹,安排人喊冤,他這么做,為的就是叫明大人知道,舊橋縣只剩下這一棵老榆樹了,舊橋縣的商戶和百姓遭了蝗災(zāi)后,不僅沒有能力再為朝廷進(jìn)貢老榆皮面,老百姓因為受災(zāi),生計都有問題了。可沒想到明大人竟先他一步安排好了。陶知縣這一切的準(zhǔn)備都白忙活了。
胡老三和余豁牙子等明大人走遠(yuǎn),急忙圍了上來,連問明大人臨走時究竟說了什么。原來他們兩個人就是舊橋縣的地保和商會會長。
陶知縣并沒有回答兩個人的問題,只是一個勁地連說好官,胡老三和余豁牙子也被說糊涂了,那明道遠(yuǎn)斷案子可以說糊涂至極,他要是個好官,那天下的好官可就多了去了,最后,他們兩個也明白了,這陶知縣一定是自己夸自己呢,陶知縣才是真正的好官啊!
時間:2022-05-07 作者:愛開大學(xué)生 來源:愛開大學(xué)生 關(guān)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