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別字折騰出了魏忠賢
然而他媽不信,既然沒什么過節怎么人家連死都不原諒你?劉氏顛來倒去不停地問,最后李進忠終于按捺不住,丟下母親奪門而逃。當夜跑到城隍廟睡了一晚上。
一連幾天李進忠都在街面上閑混也不回家,直到有一天,李進忠的娘氣喘吁吁地找了過來:“兒啊,你還不快跑?衙門的衙役要來抓你!”
李進忠感到莫名其妙,自己最近又沒作奸犯科,憑什么抓我?難道就因為小張捕快不收他的禮衙門就要抓他?
“老張捕頭的尸體被盜了,官府懷疑是你干的,快跑吧!”劉氏掏出一把錢塞給李進忠,讓他趕快跑路。
什么?老張捕頭被盜尸?一個老頭子的尸體盜來做什么!
“街坊上的人都說老張捕頭一向為人和善,除了你,不曾跟誰有仇。你還不快跑!”劉氏上氣不接下氣地說道。
“我跟那老家伙有什么仇!”李進忠窩火萬分,不就是張家不收他的喪禮嗎?憑什么他們家一出事就首先想到他?
但李進忠并沒有挺直腰板往衙門里頭去說理,而是揣了劉氏給他的錢一溜煙跑了。因為衙門的辦案手法他熟得很:不管有理沒理先把嫌疑人抓起來打幾大板,老實了,再問。而且盜尸案又是大案,衙門很有可能為了結案,將他屈打成招然后拉出去砍頭!
身上沒有幾個錢的李進忠遠走他鄉,很快就淪落到討飯的地步。恰巧這時朝廷招太監,走投無路的李進忠干脆先自宮了再去報名,果然招收太監的執事念他有誠意,接納了他。
三、稀里糊涂的真相
時間過了20年,明朝熹宗即位,52歲的李進忠被任命為司禮秉筆太監。皇帝念他忠誠,恢復他的本姓魏,賜名忠賢。這就是大名鼎鼎的魏忠賢。
魏忠賢是個卑鄙小人,自他掌權之后自然有怨報怨,有仇報仇。他的老家北直隸肅寧縣被他鬧得個雞飛狗跳。他的繼父李老爹甚至被他挖了墳鞭了尸。不過他一直念念不忘的小張捕快卻是怎么也找不到。
找不到就派出東廠的特務去折騰,魏公公有的是精神氣,終于,肅寧縣有個年逾花甲的老捕頭坐不住了,他親自跑去見魏公公,請求他不要再為小張捕快而折騰肅寧縣的老百姓了。
魏公公陰陽怪氣地說道:“有仇不報非君子,我當年對他們張家可是好好的,可他老張捕頭硬要把我當仇人。”
老捕頭連連替老張捕頭叫屈:“在下當年跟老張捕頭最為交厚,老張捕頭絕對沒有跟公公為難的意思。”
魏忠賢眉頭一揚:“是嗎?那你給我說說清楚,那老張捕頭的尸體為什么會被盜,又為什么臨終囑咐他兒子不收我喪禮?這事我納悶了好多年,只要你說清楚了,事情就算過去了。”
老捕頭點點頭說道:“正好,這事個中緣由只有我最清楚。其實盜老張捕頭尸體的就是他張家人。”
“什么?這怎么可能,你可別想敷衍我!小張捕快可是出了名的孝子!”魏公公驚訝不已。
“魏公公,其實張家人盜尸不難理解,你想啊,靈堂白天晝夜都由他們張家的人守著,要盜尸只有他們張家人才干得了。”
魏忠賢想了半天,頷首表示同意。
老捕頭繼續說道:“老張捕頭經常接觸命案,所以偏好看些算命求卦的書籍,他當年就給我說過,他算定公公您將來要發跡,所以特意寫下遺囑讓他兒子不能收您的禮,本意是想跟您交好,沒想他兒子會錯意了。”
魏忠賢一拍桌子:“你休想蒙我,遺書有那么寫的嗎?單獨寫張小字條算怎么回事!”
“公公,張捕頭不過是個武人,他胸中的那點墨水寫得了什么正經遺書?再加上臨終之時頭腦也不是很清楚,所以想到一句就寫一句,一張張的小字條全壓到枕頭底下。老張捕頭過世的時候我剛好在外面押送犯人充軍,所以不在,他兒子也不知他老子的意思,所以得罪了公公。待我回來的時候,都快下葬了才聽他兒子說起沒收你喪禮的事。我連忙跟他兒子說清利害,他兒子是個孝子,怕他爹日后連個全尸都保不了,于是他親自組織盜了他父親的尸首,偷偷將老張捕頭妥善安葬他處了。”
“他自己盜了他老子的尸他還敢報官?”魏忠賢還是不信。
“報官不是他的意思,只因為抬棺材的一個遠房親戚發覺棺材特別輕,當眾指出老張捕頭的棺材是空的,小張捕快也是騎虎難下,只得報了官,才惹出這么一檔子事。后來待他爹的事處理完,小張捕快就辭去衙門的差事,不知道上哪里去了。這倒不是全因為怕得罪您,也因為眾人指責他連爹的尸首都看不住,臉上掛不住才走了。”
魏忠賢聽完后半晌沒說話,以他的狡詐多疑,當然察覺到老捕快的說法漏洞百出:憑什么一個識字不多的武人居然能算得出將來他就要發達,甚至到了要盜尸以保全尸的地步。而且再怎么發跡有點名不收喪禮的嗎?
不過最后魏忠賢還是擺了擺手讓老捕頭走了。此后他也沒有再追查小張捕快的下落。因為在他看來殺不殺小張捕頭已經不重要了,而有個會相命的人打小就能斷定他將來要發跡,卻是一件值得開心和宣傳的事:這件事不是可以很好地佐證他九千歲命中注定要大富大貴的嗎?
其實事情的原委那位老捕頭和魏忠賢都不曾想到:張捕頭一大老粗,字不會寫幾個。他是晉中人,老家還有幾個窮得揭不開鍋的窮親戚,他的本意只是想照顧他晉中的幾個窮親戚,讓他的兒女“若有禮‘晉中來’別收禮”,然而幾筆錯別字,卻把李進忠逼成了魏忠賢。
關于盜尸一事更是子虛烏有,其實只不過是李進忠的繼父想要逼走他這個禍事精想出來的狠招。不過在魏忠賢開始嶄露頭角之后,小張捕快一家才趕忙移墳逃命去向不明的。
七年之后,崇禎皇帝即位,一舉殲滅了閹黨。朝廷開始清算魏忠賢的黨羽,肅寧縣再次遭遇折騰。不過那時候,那名給魏忠賢進言的老捕快已經歸西,關于小張捕快一家的去向更是沒有人說得清楚了。
時間:2023-05-19 作者:愛開大學生 來源:愛開大學生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