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儒的逆襲
能言善辯的優旃本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但由于他傍上了秦始皇,終使他成為天下辯士的楷模并名垂青史。
優旃雖是個侏儒,卻食量驚人,如果當年有饕餮大賽的話,沒準他能摘取“天下第一大胃王”的桂冠。他是一個出生于秦國雍地鄉村的苦孩子,九歲時得了一種怪病,從此,身高不長飯量卻突飛猛進。當年,一般莊稼漢每頓吃一碗稀粥再加上兩塊餅也就有七八分飽了,而身材矮小的優旃一頓卻至少能吃十碗粥外加六十塊餅。家里實在供養不起優旃,便將他送給一個跑碼頭的雜耍班子。
班子名“同樂社”,班主叫魏誠,是優旃的姑爹。“同樂社”是個藏龍臥虎之地,優旃在“同樂社”待了三年多,虛心好學、博采眾長,成了個身懷絕技練就三寸利舌的江湖異人。雖然優旃成了“同樂社”的臺柱子,但由于他太能吃了,胃簡直就是無底洞,姑爹魏誠只得在贈他六千錢后,含淚請他離開“同樂社”。好在優旃命不該絕,在花掉身上最后一枚銅錢、欲投水而死時,恰逢秦宮擴建宮廷樂班,四處張榜“求賢”,優旃聞訊忙趕去揭榜,順利進入秦宮宮廷樂班。
優旃剛進秦宮就出了個大風頭。這天,他在練口技時,口含竹葉模仿雌雉求偶之鳴,由于鳴叫聲太惟妙惟肖,竟引來數十只雄野雞前來求歡。在秦代,人們往往把長著漂亮羽毛的雉視作鳳凰,為吉祥之鳥。這些在秦宮內上下翻飛、翩躚起舞的野雞引起了眾人的注意。有些馬屁精將這種“吉兆”上奏給秦始皇,就這樣,優旃也開始了他的“華麗轉身”,由一個見人矮三分的“小人”,搖身一變為大秦王朝第一“諫客”。
一年冬天,天寒地凍。適逢秦始皇壽辰,在皇宮內大宴文武百官。宮內炭火熊熊,宛若初夏,而宮外卻大雨傾盆,風寒刺骨。那天,優旃也有幸受邀出席。當優旃身穿狐皮袍外罩蓑衣從外進宮赴宴時,一溜排武士正手執長戟和盾牌全身濕透地站在風雨中,凍得渾身顫抖,不敢移動半步。優旃見此情景,很是同情,便止步問道:“列位武士,你們想去廊下躲避風雨嗎?”武士們七嘴八舌地說,他們都想去廊下躲避風雨,但朝廷法度森嚴,他們不敢擅離職守,否則輕則罰俸,重則處以肉刑。優旃沉思片刻,對眾武士說:“等會兒我呼喚你們時,你們務必要高聲應答。”過了一會兒,前來赴宴的群臣共同舉杯為秦始皇祝壽,待眾臣山呼萬歲畢,優旃突然站在門檻邊,探頭向外大呼:“執戟郎!”眾武士在風雨中高聲齊應道:“在!”優旃又大聲說:“汝雖長,立雨中;吾雖短,立殿上。爾等雄偉又有何用?!”秦始皇聽出優旃的“弦外之音”,立即下旨,叫眾武士到廊下暫避風雨。
有一段時間,秦始皇突然心血來潮,經常在皇宮內大擺宴席,還經常帶領群臣去郊外野炊。這倒也罷,為了能在漫天大雪中飲酒賞梅,他還命人在廣袤的梅園內修建了幾十座銅亭,銅亭亭柱均設計成銅制空心樣式,亭基亦為銅制空心樣式,亭基下有炭火供暖,暖氣可通過亭基、銅柱傳遞,亭內儼然一個“冬天里的春天”。秦始皇的“奇思妙想”,引發了朝中諸多有識之臣的憂慮,怕此勞民傷財之風越刮越烈,傷了國家元氣。于是聯名上書奏請秦始皇減少宴請,不建銅亭。秦始皇龍顏大怒,一連罷免了六位勸諫的言官。在這樣的高壓態勢下,再也無人敢逆龍鱗。但,有一人除外,此人就是優旃。優旃為何沒與那幾位觸霉頭的大臣一同進諫?因為他認為時機還不成熟。
這年春天,秦始皇望著滿目春色,興致頗高,于是招來優旃吹柳哨。哨聲悠長婉轉,秦始皇上下打量著優旃那異常矮小的身材,不由驚奇地問:“你身形若孩童,卻食數十壯漢之量,太奇怪了。”優旃說:“陛下,我一餐可食數十壯漢之食,這是坊間誤傳。其實,小人一餐可食數百壯漢之食。”秦始皇一聽,眼珠兒都快掉地了。優旃見秦始皇疑他“謊奏”,忙解釋說,他在宮內吃喝均為美食,如用每頓飯的銅錢去購買百姓日常食用的粗食,足可供數百壯漢果腹。如果購買劣食,足可供數千饑民飽餐一頓。這番言論使秦始皇受到很大震動,從此,他減少了“國宴”,并降低了“國宴”的標準。與此同時,秦始皇還打消了廣建“消寒銅亭”的念頭。
一年金秋,秦始皇打算擴建帝苑,擴建后的帝苑東起函谷關,西至岐州雍縣,方圓千余里。秦始皇還下旨,擴建帝苑如若經費不足,可挪用若干軍費。此舉勞民傷財,必傷國脈,但見秦始皇興致勃勃,一時無人敢唱反調。優旃得知此事后,對秦始皇的“宏偉藍圖”贊不絕口。他興高采烈地對秦始皇說:“陛下,這真是個好主意!如果能在帝苑中再多養些吉禽瑞獸就更好了,東面若有敵犯境,可讓吉禽瑞獸啄敵頂敵,這樣一來,敵人也就因懼怕吉禽瑞獸望風而逃了。”秦始皇豈能聽不出優旃語氣中的諷刺之意?遂放棄了挪用軍費擴建皇家林苑的“宏偉藍圖”。
有一年夏天,秦始皇在納涼時對侍奉在旁的優旃說:“你屢次忤逆朕,難道不怕朕砍了你的腦袋?”優旃說,他的腦袋永遠不會因諫君而落地,這是天意。秦始皇聽優旃話中有話,叫他細細道來。優旃說,上天為免除下界蒼生的戰亂之苦,而派天子秦始皇一統天下;上天為了能讓天子聽到益國利民的諫言,又降下優旃伴君。秦始皇聽了這話,很是受用,當即賞賜給優旃一只玉枕。
屢屢忤逆諫君卻屢屢受賞,優旃可算是奇人也。他還曾破天荒地贈給秦始皇一對小銅獸,并對秦始皇說,這對似獅似虎的小銅獸,一只叫“盼君出”,另一只叫“望君歸”。“盼君出”是時刻提醒君王要走出深宮,去民間巡視;而“望君歸”是提醒君王不可在外太久,要及時回宮,以免荒廢了朝政。據說,如今天安門前的華表上有兩個小獅子,一個叫“盼君出”,一個叫“望君歸”,正出自此典故。
秦始皇駕崩,秦二世胡亥即位之初,優旃也曾向二世進諫,后來便緘口不言了,大約是他看出秦二世是個扶不直的豬大腸,而心灰意冷之故吧。
不久,二世皇帝被殺,優旃離開秦宮,歸隱民間,從此下落不明。
時間:2023-06-22 作者:愛開大學生 來源:愛開大學生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