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對應用和實踐性等要求較高的專業之一應用心理學,其體現在應用心理學專業的學生身上的重要素質就是他們的實踐能力。在日常的應用心理學的教學過程"/>
應用心理學論文
摘要:作為對應用和實踐性等要求較高的專業之一應用心理學,其體現在應用心理學專業的學生身上的重要素質就是他們的實踐能力。在日常的應用心理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將課堂理論與課下實踐相結合,教師輔以相關評價,全方面提升應用心理學專業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培養相關機制使之得以完善。
關鍵詞:應用心理學專業;實踐;培養方式
一、 培養實踐能力的重要意義
1.1應用心理學方面人才培養的重要內容即實踐能力
應用心理學本科專業學生的培養目的是:培養出掌握相關理論知識,技術能力,可以在醫療、行政、司法、工程設計、教育等方面進行教學及指導、咨詢及服務、開發和管理等方面的高級人才,為國家人才儲備提供資源,培養出的應用心理學方面人才可以在未來勝任多種工作,所以,扎實的基本知識結合實踐能力無疑是培養應用心理學方面學生的重中之重。
1.2實踐能力與學生素質素養
應用心理學方面的人才表現出的最顯著特征就是應用型。該專業的大學生除了需要具備最基本的理論知識,思想方法,還要掌握相關心理工作的技術技能,如測量、實驗技能,心理方面的教育、咨詢技能以及其他各方面的應用能力。專業技能的掌握熟練程度直接決定了心理學學生日后走上工作崗位后服務于社會的水平的好壞。而根據調查顯示,我國應用心理學方面的大學生畢業后在工作方面最欠缺的恰恰就是對心理學應用的實踐能力。
1.3實踐能力與學生就業及發展
應用心理學的教育目標是將學生培養成能夠對社會作出貢獻的、具有較強專業能力的專業性人才。隨著當今社會對應屆畢業生實踐能力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應用心理學方面的學生必須加強自身的實踐能力來符合時代的發展。但由于實踐往往被學生所忽視,待走上工作崗位之后發現由于專業實踐能力的匱乏導致無法勝任工作的現象經常出現,所以嚴重的影響了應用心理學專業學生畢業后的就業問題,同時也制約了在崗畢業生的發展空間。
1.4實踐能力與教學改革
由于實踐能力的匱乏,學校方面更加重視了對于應用心理學專業學生在時間方面的教育與培養。傳統的教學模式往往局限于書本上的知識而沒有很好地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使得學生雖然學到了知識,但缺少實踐的鞏固往往無法讓學生真正的能夠掌握知識,無法將書本上知識真正轉化為自己所用。所以將實踐與理論相結合進行教育的模式已然成為了普通高校在教學改革方面的方向所在。
二、 實踐能力的培養策略
2.1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
人才培養的核心是課程體系。現階段普通高校的應用心理學教學方式顯然無法滿足社會所需,忽視實踐能力的培養無法讓學生全方面發展綜合掌握相應知識。所以高校應當針對心理學課程的特點重新設置課程,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在以書本知識為基礎的前提下很好的融合進實踐方面的教育,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理論知識講究簡明扼要,讓學生可以更好的理解,實踐課程注重能力培養,讓學生通過實踐結合書本將所學知識消化、吸收,轉化為自己所用。這就需要對教師在課程設置方面提出要求,剔除掉一些書本上與專業關系不大的內容,盡可能保證學生所學即所用,在縮減理論課程時間的同時,也增加了學生實踐時間的比例,有利于學生在時間能力方面的發展。
2.2實踐能力培養課堂的教學模式構建
目前的傳統教學模式重視的是學生在理論知識方面的積累,而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也是一味的給學生灌輸書本上的內容,沒有實踐輔助理論的方式很難讓學生理解所學內容。所以,想要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必須一改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除了剔除掉與專業性關系不大的內容以外,還應當注重在理論知識的講授過程中引入實踐的內容,讓學生能夠更好的理解理論的實用性,同時改變傳統教學模式枯燥乏味的情況,增加一些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元素,例如加入專業知識辯論內容、情景還原短劇內容等,也可以組織小組活動,社會調研、網絡教學等來達到讓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結合的目的。
2.3實踐能力培養的實驗和實踐
實驗是應用心理學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教學內容。它在培養學生的操作、動手、觀察等多方面能力的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使用計算機對方案進行設計的能力,通過在計算機上完成一系列操作,能夠很好的提高學生對問題的分析與證明能力。學校方面應當重視對心理學實驗室的建設,硬件方面的保證可以使學生有足夠的資源進行實驗的進行與能力的提高。教師專業水平的保證可以正確的引導,教育學生,保證實驗的完成質量。
另一方面就是實踐,輔導老師通過正確的引導,讓學生可以對相關的課題進行探究,完成資料的搜集,方法的選擇,實驗的設計,以及后續調研調查、結果統計,觀點闡明,論文撰寫這一整套的實踐流程,通過這樣的流程,學生的實踐能力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此外,針對實踐方面,學校可以組織一些相關的課外實踐活動,設立應用心理學方面的活動社團來豐富學生課下的應用心理學活動,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實踐能力,提升了學生對于這門課程的興趣,更培養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2.4實踐能力的專業見習與實習
保證應用心理學的見習與實習能夠具有層次性及多元性,這就要充分將心理學對于社會、經濟、文化、教育、生活的影響和就業分布情況考慮進去,從而構建滿足學生在實踐能力方面見習與實習的機制。為了確保見習與實習的質量,學校應當嚴格、謹慎、全方位的選擇實踐基地,優先考慮實習內容豐富,效果顯著且專業對口的實踐單位,同時為了確保學生能夠在見習與實習和過程中有所收獲,相關的規范要領,管理方法,考評參照,學校都應當詳細的制定,從而保證教育教學目的在實踐過程中順利完成。學校可以充分利用寒暑假期間,由專業教師指導,讓學生進行見習與實習的實踐活動,學生可以根據自己興趣選擇實踐的地點,在實踐中更好地理解所學理論知識,提升自己實踐能力,更好地促進學生在專業方面素質素養和技術技能的發展。
2.5學生實踐能力考核
教學的導向是評價。理論考試幾乎成為了傳統心理學考核的唯一方式,缺少對技能的考評,因此形成了忽視實踐能力培養的惡性循環。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實踐能力以及保障應用心理學課程的質量,必須構建出一套完善、科學的實踐考評體系來促進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這需要確保所制定的考評標準具有相當的規范性、專業性及嚴謹性。除了常規的理論考試外,增加對實踐能力考評的重視程度,從而確保學生可以在理論與實踐兩方面全面發展,避免出現“只會說,不會做”的現象發生。在增加實踐考評的基礎上,脫離傳統的考評手段,采用多元化的考評方式對學生的實踐能力進行綜合評判,讓學生不再被動的帶有目的性去應付考試,而是主動的為了完成考評積極參與其中。比如在學期末的實踐能力考評前,布置諸如情景短劇展示,專業知識辯論賽,心理咨詢模擬,通過社會調研出調研報告等方式來檢驗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掌握情況,讓學生真正的做到學以致用。
2.6專業師資隊伍保障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專業師資隊伍是保障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基礎。在鼓勵本校教師提升自身教學水平的同時也要為教師創建條件供教師深造,學習,同時鼓勵專業的心理學教育專家走進校園,提升教師整體素質的同時為學生構建一個更好地師資條件。
教師也需要轉變自身觀念,將推陳出新的教學理念很好地融入教學過程中,摒棄掉傳統的“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思想,將理論與實踐融為一體,只有在教師轉變理念的前提下,學生才能夠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中將理論與實踐很好地融合。教師可以通過團隊合作的方式將理論與實踐知識分包制,每位教師負責相應內容,這樣可以使不同的知識更具專業性,熟練掌握的教師可以更好的通過講解讓學生吸收,理解。
最后,在突出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同時,不可以忽視掉理論知識的教育,不可本末倒置,要知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需要有專業的理論知識作為支撐,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輕視了理論知識的重要性,學生不但不能夠順利的完成實踐活動,對于這門課程的基礎知識理解也不能完全掌握,不利于學生的學習與發展。
總結:總而言之,應用心理學專業的大學生在實踐能力方面的培養,需要全面化,即學生與教師共同參與,同時,在注重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重視實踐課程的教育,只有這樣全方面的教學,才能保證學生可以在理論與實踐方面的正常發展,才能保證學生在未來走上社會可以更好的融入社會,服務于社會,才能讓應用心理學在就業與發展方面走上正軌。
參考文獻:
[1] 孟維杰,張曉書. 基于提升學生實踐能力的應用心理學專業建設思考[J]. 哈爾濱學院學報. 2010(11)
[2] 吳銳,李艷. 大學生心理壓力的應對方式與教育對策[J]. 合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03)
[3] 蔣柯. 應用心理學專業本科生研究型培養模式探索[J]. 貴州師范學院學報. 2010(02)
[4] 李國強. 應用心理學專業“雙師型”師資隊伍的培養初探[J]. 人力資源管理. 2010(05)
[5] 韓艷萍. 應用心理學專業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思考[J]. 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