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科技照亮的世界,也是美好的、環保的!
蓉城智碳,你我同行。
2022年8月,由成都市生態環境局主辦的“第二屆成都市生態環保科普教育創新項目實踐活動”征集階段已經落下帷幕,圓滿收官,電子科技大學生命學院作為本年度“蓉城智碳”項目評審的第一名,2022年9月18日下午14點,攜手成都市生態環境局、電子科大國家大學科技園,開啟了“2022年蓉城智碳”系列活動的首發活動——“蓉城智碳|智碳云端:環保科創+環保科普=環保新浪潮”生態環保云科普線上活動。
本次活動特別邀請到國際基因工程機器設計大賽(iGEM)十年國際金獎團隊,從“復合生物酶法脫墨”和“萊茵衣藻排污產油”兩項自主研發環保黑科技入手,依托我校的科技研發優勢,切入環保大主題;同時還邀請到四川省科學技術協會培訓中心江翠主任、電子科技大學生命科學領域權威教授湯麗霞老師,與大家相聚云上沙龍,賦能“智碳”。
云課堂·解密環保黑科技:小改變助力大環保
電子科大十年金獎團隊iGEM兩位負責同學:姜雨璇和汪圣藍分別為我們解密了“生物酶脫墨”及“萊茵衣藻排污產油”兩項自主研發環保黑科技。云端科普依舊引發了觀眾們的熱烈討論與共鳴,活動直播期間共計點贊量2.6萬。
其中,“生物酶脫墨項目”通過選擇合適的酶來構建新型纖維小體系統,使其既可以使油墨從紙張上分離,又能水解油墨,聚焦紙張浪費問題,并在此基礎上制作便捷化脫墨設備,從而實現紙張原地再生;
“萊茵衣藻排污產油項目”則利用萊茵衣藻自身“環保可再生、不占用耕地、純度更高”的優勢,通過CRISPR-Cas9技術進行基因改造,使其既可以吸附污水中油脂和重金屬的基礎上,又可制成生物燃料,聚焦傳統能源不可再生、不環保的問題,助力環保。
兩項黑科技,讓觀眾們切實體會到環保其實觸手可及,生活的中的一些小改變、小發現或許就可以助力低碳新生活!
云沙龍·暢談減碳好理念:多視角解析碳中和
“云沙龍”邀請到電子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湯麗霞教授與四川省科學技術協會培訓中心江翠主任,分別從高科技減碳和環保意識的重要性兩方面為大家帶來干貨滿滿的分享。
其中,湯麗霞老師從“白色污染”出發為大家分享“基于生物的塑料降解技術”,讓人不禁感覺到科技進步為環境保護帶來的“救贖”;江翠主任從環保科普現狀出發,與大家共同探討碳中和的背景及蓉城智碳系列活動的意義,同時也對年輕人提出倡議:從身生活中的事做起,關注環保問題,一起減碳減排,一路同行,共建美好家園!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作為地球衛士的我們,要從小事做起,積聚環保力量,助力低碳新生活!環保之路,你我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