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前提是責任與關愛
近日,河北邯鄲一初三學生被罰站突然倒地后去世。據監控視頻顯示,班里同學發現其倒地后起身查看,科任老師過了一會兒前往查看后,讓學生去叫班主任。#學生去世家長質疑搶救不及時#,對此情況,孩子父親質疑科任老師搶救不及時,“太冷漠”。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傳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教師要堅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為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黨執政的堅定支持者,更好擔起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作為老師,應該承擔起對學生的責任。當面臨突發事件時,老師應緊急及時采取措施,珍惜“黃金時間”,切莫因小失大。
在視頻中,由于這名同學站在教室的最后一排,突然倒地引起了全班的關注,但站在講臺上的老師卻“無動于衷”仍在繼續講課。隨后老師才慢悠悠地走了過來,并讓同學去叫班主任便走開了。或許這名老師永遠不會料到事態發展的嚴重性,以為這是調皮學生的假動作,但這樣的冷漠舉動實在讓人心寒。不少網友紛紛評論稱“這么冷血,這種人是怎么當上老師的?”“老師的門檻也太低了吧”。
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明確規定,學校教職工不得體罰未成年或做出其他有辱人格尊嚴的行為,應尊重未成年人格尊嚴。除了罰站,毆打、下蹲、刮臉、超過身體極限的運動等都屬于體罰。且不說罰站的問題,我認為事情的關鍵在于老師的冷漠。北師大林崇德教授曾說,“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圣!”教師對學生的愛,本質上說便是一種只講付出不求回報、無私的、沒有血緣關系的愛。這樣的關心與愛護來源于教師這一職業的神圣感與責任感。教育的前提應該是責任與關愛,其次才是傳道授業解惑。
除此之外,作為具有豐富知識的教師,更應該明確在遇到突發性事件時,最珍貴的便是短暫的搶救時間。此視頻中的老師在學生倒地時,沒有在第一時間撥打急救電話,反倒是不慌不忙地走下講臺,讓學生找班主任。這樣的行為是極度不負責任與背離師德的。一名優秀的教師不僅要具備淵博的知識,更應該具備良好的師德,對學生進行言傳身教,教育的前提在于責任與關愛。
時間:2023-06-13 作者:愛開大學生 來源:愛開大學生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