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師范大學科學基金項目童年的危機與化解——基于3-6歲人工智能時代“原住民”當下生活”的調查研究正式立項
童年危機?尼爾·波茲曼在《童年的消逝》中寫到童年的誕生是因為新的印刷媒介使兒童和成人之間形成了一道文化鴻溝,而電視之類媒體的出現使一切信息都能在兒童和成人之間共享,成人和兒童之間的界限也越來越模糊,“童年”逐漸消逝。電子媒介將幼兒置于成人信息環境下引發的兒童成人化表現的童年消逝只是3-6歲幼兒面臨危機之一。
當今3-6歲幼兒面臨的危機還有很多:過度的興趣班擠占幼兒的課余時間、電子媒介侵蝕幼兒理性思維、塑料包裝制品威脅幼兒健康等。我們的研究將立足于當下3-6歲幼兒實際生活,通過多種方法調查他們的在健康、娛樂休閑、家庭、朋友與重要他人、個人成長、自我實現等生活方面的情況。
2022年,來自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學前教育(師范)專業的本科生團隊將在南京各大幼兒園開展“童年的危機與化解——基于3-6歲人工智能時代“原住民”當下生活”的調查研究。本項目響應學校為鼓勵大學生積極開展課外學術科技活動,培養自主創新能力,為我校參加“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選拔優秀項目所設立的“南京師范大學學生科學基金”,現已成功立項。
項目的輔導老師為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學前教育系副教授,兼任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課程與教學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江蘇省陳鶴琴教育思想研究會理事的原晉霞老師。隊員以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學前教育(師范)專業2020級本科生為中流砥柱,以學前教育(師范)專業2021級本科生為新鮮血液,兼顧創新性、專業性、實干性、前沿性和國際性,以飽滿的精力和滿腔的熱情,挖掘人工智能時代下童年的奧秘和危機。通過實際調查結果,進一步分析總結童年危機的多種表現,探尋多重童年危機的內在原因,針對這些原因提出保衛童年的相關建議,愿危機得以化解。
基于研究目標,研究團隊從了解兒童的生活現狀出發,探析童年生活的特征,進而探究典型童年危機,嘗試分析童年危機的產生與影響,最后得出研究結論,進行相關討論。
本研究具有深刻的意義。首先,本研究能夠豐富人工智能時代的童年生活與童年危機相關研究。其次,本研究具有農村與城市地區特色的現狀描述與分析,有利于研究結果的落地。最后,本研究從家長和兒童雙視角展開對兒童童年生活調查豐富了原有的單一視角的研究。
筆者衷心期待本研究能夠順利開展結項。
時間:2022-10-31 作者:王靜怡 文靜 來源:南京師范大學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