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為邦本,本固邦寧”為了多角度、全方位展示山東省各地特色支撐縣域經濟發展、輻射帶動鄉村振興、推動實現共同富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7月23日濃“農”深情,“鄉”約振興實踐團來到大高鎮調研河東李家村漁網產業。位于濱州市沾化區大高鎮的河東李家村就是大高鎮的“明星村”,帶動著周邊村落和鄉鎮的經濟發展。

圖為村委書記李從吉為實踐團成員介紹漁網產品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李文強 供圖
河東李家村通過推行“支部領辦合作社+企業+農戶”的發展模式,尤其是困難群眾投入到漁網生產行業,周邊村民領取漁網加工活回家做,帶動河東李家村以及周圍十幾個村子的經濟發展,實現加工手工活“足不出戶”,在解決村內勞動力就業問題的同時,也讓群眾“富了口袋、見到實惠”。

圖為村委書記李從吉帶領實踐團成員參觀漁網加工現場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姜夢瑤 供圖

圖為村委書記李從吉為實踐團成員介紹漁網產業發展現狀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韓玉萱 供圖
據統計,僅河東李家村一村,每年就能出口漁網160萬余張,銷售額約8000萬元,大高漁網在占據國內市場的同時已經闊步走向世界。“目前漁網產品遠銷全國各地,甚至遠銷俄羅斯、韓國、東南亞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年銷售額達2億元。”書記李從吉自豪地講到。

圖為實踐團負責人采訪河東李家村從事電商的年輕人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趙啟正 供圖
為了打通銷路,打響漁網品牌,大高鎮黨委扶持河東李家村黨支部建立支部領辦合作社,號召黨員發動生產漁網的小型“作坊式”家庭車間和小微企業加入合作社抱團發展,從“一根線”變成了“一股繩”。除此之外,村里的年輕人漸漸的回到村子里發展,趁著互聯網的“東風”,搞起電商直播帶貨,網購平臺成立店鋪,,拓寬河東李家村漁網的銷路。

圖為實踐團負責人采訪村委書記李從吉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王輝 供圖
“既要守正,又要創新,讓傳統產業重新煥發生機與活力。”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戰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同時一個鄉村的發展都離不開新時代大學生的創新與奮斗。通過這樣的實踐,實踐團成員對鄉村振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得到了進一步的強化,愿意為實現鄉村振興的美好愿景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