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在第44個“愛鳥周”來臨之際,馬克思主義學院赴長郡雙語實驗中學實習隊與該校師生共同參與了以“清除鳥網,密織法網,讓鳥兒自由飛翔”為主題的系列宣傳活動。活動通過攝影展覽、啟動儀式、知識講座等形式,將生態保護與法治教育相結合,呼吁全社會關注鳥類生存環境,同時隱喻教育工作者對學生的呵護與引導.
用鏡頭喚醒生態意識
活動伊始,師生們共同觀看了湖南省環保志愿者協會副會長、著名生態攝影師李劍志的《南洞庭湖鳥類攝影作品展》。一幅幅生動的照片展現了洞庭湖濕地的鳥類多樣性:振翅高飛的白鶴、悠然棲息的蒼鷺、成群結隊的反嘴鷸……李劍志通過鏡頭記錄下鳥類的靈動之美,也揭露了偷獵、棲息地破壞等現實問題。有學生說:“鳥類是自然的精靈,保護它們就是守護我們共同的家園。”某實習隊成員感概道:“鳥網束縛的不僅是鳥兒的翅膀,更是人類對自然的敬畏之心。保護鳥類,需要從法律和意識層面‘織密’防護網。”作為未來的教育者,我們實習隊員也要像保護鳥兒一樣,為學生創造自由成長的空間。
多方聯動,守護“藍天精靈”
下午四時,長沙市“愛鳥周”啟動儀式在長郡雙語實驗中學禮堂隆重舉行。長沙市林業局、長沙市教育局、環保協會等多部門領導出席,凸顯了政府對生態保護的高度重視。林業局副局長在致辭中強調:“鳥類是生態系統的‘晴雨表’,保護鳥類就是保護人類共同的家園。”長郡雙語實驗中學黨委書記黃寧在致辭中強調:“愛鳥不僅是環保行動,更是生命教育。學校將把生態理念融入德育,培養有責任感的下一代。”儀式上,多位領導與學生大手牽小手一起為長郡雙語實驗中學成立的首個校園“觀鳥社”成立助力。
從觀鳥到“觀人”,教育如春風化雨
下午,李劍志為師生帶來《觀鳥與生態保護》主題講座。他結合多年野外考察經驗,講解了鳥類的習性、遷徙規律及保護措施。“候鳥遷徙需要跨越千山萬水,就像學生的成長,需要社會為他們清除‘鳥網’、提供安全的‘飛行通道’。”這一比喻引發了在場教師的深思。互動環節,學生們踴躍舉手與李劍志互動。李劍志鼓勵學生“用法律武器保護鳥類,用行動守護綠色家園”。實習隊成員注意到,許多學生在筆記本上認真記錄,甚至主動分享自己見過的鳥類。
活動結束后,實習隊感悟到:“‘愛鳥周’不僅是保護鳥類的倡議,更是一場生命教育的實踐。希望通過這類活動,學生們能在關注自然中培養責任感,我們也將反思如何像呵護鳥兒一樣,為學生掃除成長障礙,讓他們在法治和愛的‘藍天’下自由飛翔。”此次“愛鳥周”活動,既是生態保護的生動課堂,也是社會與中學協同育人的創新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