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堅定文化自信,讓青少年深切感受中華文化魅力,8月6日,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圓夢支教隊精心策劃了一堂主題為“探秘漢字前世今生”的特色課程,50名青少年在支教老師的帶領下,切身體會漢字智慧與美學,增強了文化認同感。
主講人黃琴老師梳理了漢字字形的演變和發展,從甲骨文到簡化字,漢字跨越千年風霜仍熠熠閃光。“漢字,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是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字,也是中華文明的象征。”倉頡造字的故事激發了青少年深入學習漢字起源的興趣,生動有趣的象形文字引發了學生們的奇思妙想,十二生肖的甲骨文字不禁讓學生們驚嘆:“蛇的甲骨文好像一條準備捕獵的眼鏡蛇呀!”
隨后,黃琴老師播放了《字從遇見你》文字紀錄片,“上古先民以酒祭神、祈求神靈賜福,所以幸福的場合都會有酒。”各種各樣的“福”字吸引了學生們的眼光,紛紛分享了自己和福的故事:家門外、燈籠上、紅包里,福字隨處可見。課程結束后,志愿者鼓勵學生們選擇感興趣的漢字去探尋它們背后的故事,向家人分享所學知識。
中華文化的傳承與發揚不僅要在課堂上,更要落實在行動里,未來,圓夢支教隊將持續推進相關課程,不斷增強文化自信,讓青少年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
作者:李佳藝、黃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