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槽向“錢”看之后,我卻越過越窮
職場中有一類人,因為各種原因選擇了離職跳槽,希望通過新的工作,讓自己的職業生涯能有更好的發展,但往往事與愿違,會重復上一份工作遇到的問題。
小琳打電話給向陽生涯的時候,也陷入了這樣的苦惱,她上海某大學旅游管理專業畢業,畢業后的她在一家小的旅行社工作有3年多。
剛大學畢業時也沒什么職業規劃,當時就想著要擁有一份安逸的工作就好了,工作較為輕松,這份工作就是每天在門店里等著客戶上門來訂旅游產品,3年多下來,薪資不高,也學不到什么東西。小琳覺得這樣下去不是個辦法,決定要跳槽換工作。
第二份工作,出于對薪資的考量,她選擇做了銷售,薪資相比第一份工作有了比較大的提升,但是銷售工作壓力大,工作后開始神經衰弱,嚴重時有一段時間她對打電話犯怵,最終還是選擇了離職。
跳槽職業規劃
現在她不想再從事銷售方面的工作,但繼續從事旅游行業的工作,有導游證但沒帶團經驗,不知道自己適不適合,還擔心工資收入不好。
28歲的她準備在今年結婚,但工作還是沒有著落,回想自己幾年的職業生涯,一時之間竟然不知道下一份工作能做些什么,這讓她非常發愁。思來想去,想聽聽職業規劃師的專業建議,幫助自己找到合適的方向。
01
小琳的問題,恰恰就是很多人的問題。
大學畢業的第一份工作沒有做好職業規劃是根本上的原因。
小琳的職業價值觀其實比較明顯的趨向于安全穩定和經濟報酬,而第一份工作滿足了前者,卻不能滿足她對于薪資的要求,一開始在職業定位上,她的選擇就沒有平衡好兩者之間的關系。
每個人都應該有一個明確的短期甚至中期的職業規劃:今后的3年里我希望實現怎樣的成就,達到什么樣的高度?做過商業計劃的人都知道,如果沒有目標,無法合理規劃資源,戰略更是無從談起。職業選擇也是一樣,如果沒有明確的目標,無法合理利用自己的資源。
職業定位
時間和精力是每個職場人的資本也是成本,做好職業規劃,相當于職業生涯的重要戰略部署,也可以有效避免走彎路,或者盲目跳槽這樣的投機式試錯。
在不斷實現中期目標的同時,應該逐漸完善自己的職業規劃:我最終要成為怎樣的職業人,達到何種高度?這是一個自我認識的過程,認識自己的潛力,也認識自己的職業偏好,從而明確自己一生的職業追求。
把職業當做事業來奮斗,會給人更多的動力和樂趣。
02
跳槽向“錢”看,是她第二段職業經歷最終失敗告終的重要因素。
有個詞叫做“擇業近視”,就是在選擇工作時,只顧眼前利益,忽視長遠利益,最終導致職業選擇失誤,事業停滯甚至倒退,小琳就是這么個情況。
在第一份工作的3年時間里,小琳同樣沒有認真考慮過自己的職業規劃,因此,在做出跳槽的決定后,才會選擇了銷售這樣一份高薪但是壓力大的工作,久而久之新的問題出現,讓她再次選擇跳槽。
工資,的確很多時候是許多人跳槽的重要原因。但是,跳槽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升職加薪的靈丹妙藥。
薪資是勞動力價格的體現,而價格是由供求關系決定的,這直接導致了工資會成為職業選擇中一個不穩定的因素。它和你的能力相關,也和你所處的行業相關,甚至和宏觀的大環境相關,比如前兩年踩雷的P2P,一開始也是人人艷羨的高薪工作,但到最后,裁員倒閉都已經是很好的結局了。
面對這樣的狀況,一味以眼前的利益為自己跳槽選擇的條件,實在是非常冒險的一件事情。但是如果你已經有了明確的中期目標,逐漸形成了終極目標,你就能夠很好的選擇究竟是跳槽還是繼續留守,而工資此時只是一個隨之而來的結果。它是重要的,但絕對不應該成為決定因素。
職業規劃職業定位
更應該做的是努力提升自己,好好積累優勢,多收集自己目標行業的相關信息,如果兩個同等的機會,自然是價格高者勝。當你自身的價值猛增的時候,你的工資絕對不會停滯不前。
所以,跳槽時不僅要有明確的職業規劃,同時也千萬不要光比錢,至少不要比眼前的錢。跳槽時誘惑雖多,但跟著自己的目標走,總比選過之后后悔來的更好吧。
時間:2021-11-11 作者:愛開大學生 來源:愛開大學生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