壟斷行業裁員后,被裁者就業艱難
在壟斷行業企業內部一直存在一個奇怪的現象:一方面嚴重缺人,一方面人滿為患。缺的是什么人?形形色色的專業技術人才和高水平經營管理人才,這些人當留。多的是什么人?派駐來的領導、行政管理人員,以及其他大有來頭的裙帶關系推薦進來的人,這些人該裁。真真假假的中石油裁員事件終于由傳聞演繹成現實,這與爆出裁員消息的時間相隔僅一個月,看來對于此次裁員,中石油內部已經醞釀已久。中石油最近先是A股高開低走,又因國內成品油定價機制尚未理順,中石油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煉油虧損。據悉,此次員工總量削減包括幾種情況:一是以退休方式自然削減;二是控制新人員的入口;三是一部分合同工到期后可以解聘;四是通過一些崗位的合并減少人員。
前面兩種沒有多少異議,關鍵是后面兩種。看來,被裁掉的首先應該是合同期到期的職工。本來,他們的地位就搖搖欲墜,現在“風吹草動”了,他們自然最先被清出隊伍。但是我們要看到的是,合同制工人雖然聘用日期到了,他們卻往往是企業最有用的人。但是在現實中我們不難看到,應當重點削減的人員通常主要集中在機關部門,尤其是一些非生產部門。機關部門是些什么員工?他們是管理層和行政人員,他們往往是花費企業成本最高的人。
壟斷行業中一些非核心崗位從事輔助事務性工作、技術含量低、從業經歷淺、高薪低能以及裙帶關系下推薦進來的這類人群將是危機最大的被裁群體。如果你恰恰是身在電力、航空、證券、房地產等行業,并且身無長處、缺乏創新、缺少團隊意識、辦事效率很低、不愿接受別人意見,長期抱著混日子的態度去應付工作,毋庸置疑你必定會成為被淘汰的首選對象。
被裁人群就業前景不容樂觀
隨著我國宏觀經濟從短缺轉向相對過剩,導致市場的相對飽和給就業帶來很大的壓力,產業結構的轉型也帶來了就業機會的減少,加上中國大學擴招后就業壓力的急劇增長,就業問題和就業壓力就越發顯得突出。24小時走人,補償一個月工資,失業半年,這幾乎是絕大部分被裁員工的真實生活寫照。
中石油的裁員事件,已經有多達七成從事壟斷行業工作的受訪人員擔心失去工作,同時亦有三成人認為公司行業前景不明朗。因為企業重組,管理層和行政人員、無專業技術含量的普通員工、長期從事輔助事務性工作的人員丟失工作的危險增加。這類人群的失業率偏高,因為他們的要求與(新工作)需求無法匹配,長時間處于優越條件下的壟斷行業,早已形成了養尊處優的固定模式,突然的裁員讓他們失去了工作,在龐大的求職隊伍中,他們的工作空缺率相對減少,同時也明顯缺乏競爭優勢,就業前景令人擔憂。
時間:2022-06-06 作者:愛開大學生 來源:愛開大學生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