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寒冬來臨,下一個被淘汰會是你嗎
暖冬至今舒適宜人,如今冬天終于真正的來臨,一下子就讓無數人領略到了嚴寒的冷酷。
據天氣預報報道,北方已經進入降溫降雪的嚴冬模式。受此影響,最強股冷空氣南下后上海將沖刺降雪并進入真正的冬季。
天氣跑步進入寒冬,職場直將冰點
此時此刻,雞血滿滿的你是否有所準備
與此同時,在全國普遍大風雨雪降溫的時候,職場中也不斷爆出大公司“縮招”甚至裁員的新聞,這些也預示著職場寒冬的來臨。
11月底,前一天加班到深夜的呂先生又早早的出現在公司,一切和往常一樣的先召開小組晨會,然后再開始雞血滿滿新一天的工作。年末將至,為了在年前早些完成公司的項目后過年回家發紅包,他和團隊經常加班工作,但早會還沒結束,呂先生就被老板叫去辦公室,談話中頻頻示意他能力強勁可以另謀高就,公司出于種種考慮也會給以適當的補償。被套路的呂先生這時已經反應過來,原來自己要被勸退裁員了。
2019年關已近,新年近在眼前,隨著年底的到來,這樣的事情頻頻發生正越來越多。很多像呂先生一樣的職場人本來苦干一年翹首期盼年終獎到手奢侈一把,但就像最近驟降的氣溫一樣,毫無防備的呂先生們一下子感受到了被裁員后的凌冽職場寒風,一時間呼吸困難,自己的命運被突然出現的意外強行轉折。
企業:少聘停招更要裁員
:不裁員、少裁員可返還失業保險
12月5日,國務院印發意見,發布文件提出不裁員、少裁員的企業可返還上年度已繳50%失業保險。
據不完全統計,從2018年6月到7月初,共有108家P2P平臺爆雷,裁員潮在互金領域搶先發生。8月,美團、拉鉤爆出裁員信息;10月,阿里、京東等企業不同程度“縮招”…….
種種情況表明,自身職業發展進入瓶頸期職場人要熬過漫長寒冬已經顯得越發困難。
那么在這個不景氣的環境下,我們應該如何渡過這個職場寒冬呢?在市場大環境下,你的公司某天發現你的價值并沒有得到特別體現的時候你怎么辦,這突如其來的一天其實在任何時候都可能發生從而使你失去工作,到時候曾經信誓旦旦要完成的種種項目、愛恨交加的辦公室、分道揚鑣的好同事統統再見,你只默默的打包后端著一個紙板箱默然離開并失去經濟來源。
職場生涯無規劃,容易得過且過容易被淘汰
有規劃無規劃,十年后你是老大我是螺絲釘
從即將踏入職場的那刻開始,“職業規劃”這個詞就時常出現在每個人的耳邊。當下,我們所有人都面臨著全球經濟的影響以及國內人才激烈競爭的整體大環境,職業規劃已然成為一重要利器,裁員和職場寒冬讓多數職場人都要再次審視自己的職業發展路徑。
職業規劃要趁早,沒有規劃的指引,職場生涯漫無目的得過且過就很容易被裁員,沒有職業規劃的人離正確的節奏越來越遠,在新技術和新人面前節節敗退,直至被淘汰。
因為沒有規劃,二十多歲剛工作時按部就班,和那些有規劃、有目標,但還處在探索積累期的新人看上去差不多,還能得過且過。
工作幾年,二十八九歲,別人在蓄勢完畢,進入發展成就期,實現初步的躍遷,沒有規劃的人依舊得過且過,差距初現。
到了三十四五歲,工作十年左右的時候,那些早早規劃的人,已經在某個具體領域成為專家或者中層以上管理者,進入收獲期了,而缺乏規劃的人,可能依舊在基層崗位,成為名副其實的“螺絲釘”……
長期體制化還是時刻有所準備
生涯規劃讓自己成為幸福的人
年底裁員一時間找不到工作正好沉下心來好好思考一下自己家未來的職業路該怎么走。你要做的是先了解自己的個性、興趣和價值觀,再看自己的特長、優勢,然后形成一個全面客觀的評估。在特定的環境中尋找最優答案,形成具體的量化的目標。那么該怎么具體去做呢?
首先,不妨通過職業規劃的公眾號對自己做一個免費測評,了解自己的性格到底適合什么樣的工作,自己的職業傾向到底是屬于事業型實際型還是社會型,以便對自己的興趣和職業喜好等有個充分的了解。因為很多時候我們日復一日的工作,還會被周圍各種因素所干擾,看不清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然后,乘著現在的空檔期關注行業市場以及新技術和新變化,平時沒有時間,現在正好利用時間多多關注有用的信息和新時代的趨勢變化,對照自身掌握的技能及時更新自己的知識層面和必要技術,讓自己重新擁有競爭力。
第三,廣泛收集甄選可選擇的行業、公司、職位等信息,做這個事情能夠使自己更加明確職業方向與目標,再次出擊時你就能夠做出適合的決策。
第四,確定方向和目標,再把目標分解成一個個可以逐步實現的小目標,然后達到這個小目標,每個月每周每天需要做什么,怎么做。比如根據自己的技能和性格確認將來可以選擇的行業和崗位,根據崗位職能要求進行學習并掌握,制作自己滿意的面試作品,熟悉該崗位必須具備的相關知識等。
制定自己的職業目標并沒有想象的那么難,目標的設定要以自己的最佳才能、最優性格、最大興趣、最有利的環境等信息為依據,然后排除不必要的猶豫和干擾,全心致力于目標的實現。
第五,活在當下,用積極的心態來看待自己失業這件事。地球無論沒了誰都一樣照轉,面對大環境和行業的變化我們只能盡力,接受現實認清情況,然后積極的面對生活,使自己充實并忙碌,提升思維增值自己,積累知識以便生存和發展。
最后,要時刻警醒自己并保持危機意識。作為職場一員,最好是在35歲之前就能很清醒地意識到給自己做一個職業規劃。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一個人在公司呆久了以后就會產生職業懈怠,就像經典電影《肖申克的救贖》里的監獄圖書管理員老布,50年的牢獄生活讓他被徹底的體制化,假釋出獄后根本無法適應社會只能自殺。所以,無論何時都要有危機意識并做好充足的準備,只有這樣,當危機真正來臨時才能坦然面對和華麗轉身。
時間:2021-11-17 作者:愛開大學生 來源:愛開大學生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