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員工求職問懵HR,不問年薪的他們究竟還圖什么
進入12月,各大企業又進入了忙碌的秋招季,雖然新一屆的應屆生們都是傳說中個性十足的95后,可是各位久經沙場的HR也不是吃素的,然而萬萬沒想到,只是在校招的現場,居然就有不少HR,被95后的應屆生們給問懵了。
齊魯晚報前天就發布了一則關于95后應屆生求職的報道,發現相比于高薪,95后們更看重的是自己的興趣和未來的職業發展前景,95后員工求職不問年薪這個話題,一度還沖上了微博熱搜。
在11月29日,山東的一場雙選會上,一家互聯網公司的招聘人員就有點無奈,原來,有一個畢業生現場問企業占地面積多大,“她是想問一下我們公司有沒有員工活動場所,比如健身房之類,還問我們是不是有上下午的茶歇時間,因為這個學生非常注重工作氛圍和生活質量。”總結一天的招聘,這位HR總結道:“現在這些畢業生非常有個性,像有一個女生面試時我們對她印象很好。但是,有幾個問題我卻被她問蒙了。”
無獨有偶,同一場招聘會上,應屆生小程也表現出了同樣不愿意將就的求職意向,“我和同學一起做個微商、代購什么的,一個月也能收入三四千元,我選擇工作的時候不會將就,如果不是因為興趣我不會從事這個工作。”小程雖然是本科畢業,但是她的目標是世界500強企業,“如果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我就選擇讀研,繼續深造”。
01
看到這群不問年薪,越來越不愿意將就的95后,突然想到了前段時間奇葩說的扎心辯題:高薪不喜歡的工作和低薪喜歡工作,你會選擇哪一個?
正反方唇槍舌戰,分別拋出不同的觀點,最讓印象深刻的,還是正方三辯李思恒和反方三辯詹青云兩個人的論點。
選擇高薪不喜歡工作的李思恒認為高薪是生活以及其他追求的基本保障,他說:我們總有一點業余愛好,我喜歡去旅旅游,你以為我心中沒有遠方嗎?我缺的是去遠方的那張車票。
如果你覺得這些都是芝麻小事,那我告訴你:一旦選擇了低薪你很喜歡的工作,你沒有辦法抵御你生活上的風險和意外。
選擇低薪喜歡的工作的詹青云則認為,喜歡才能帶來創造的力量,才能在實現自己的價值。她說:公司用高薪,不只是想買你的時間,它還想買你的效率,買你的注意力,買你的創造力,這些東西是用錢逼不出來的,它唯有喜歡可以帶來。
我們總是不停地在提倡,天賦的力量,教育的力量,爹的力量,但是我們常常忽視了喜歡的力量,是喜歡帶來創造,創造最終累積成財富。
無論哪方的觀點,都扎了不少人的心,但在現實生活中,這兩個觀點并不是完全的對立不可調和。守著自己的興趣喝西北風不現實,一輩子困于自己不喜歡的工作也不現實,很顯然,對于任何一個職場人來說,最理想的工作狀態,應該是高薪并且喜歡的。
經過17年的職業規劃實戰落地,幫助過超過7萬人找到職業發展方向之后,發現通往高薪且喜歡的職業的必經之路,就是做好職業規劃。無論是高薪不喜歡的工作還是低薪喜歡的工作,這兩個命題,其實就像西游記里的九九八十一難一樣,是我們在職場收獲到高薪且喜歡的工作,實現自我價值的必經之路。
02
再者,你以為現在的95后們真的如此可以佛系到連工資都不在乎嗎?
我看未必。連健身房和茶歇都會有的公司難道待遇會差?500強的企業難道工資會低?更加不愿意將就的背后,其實是他們對于自己的職業生涯更有職業規劃的表現。
他們從小生活在信息爆炸的時代里,他們60、70后的父母給他們創造了良好的生活環境,讓他們更有底氣去追求他們的興趣。如果自己的職業與自己的興趣類型相重合,越喜歡就會越投入,投入的越多,收獲的就越多,能力自然提升的更快,才更容易成功。
但是,他們也同樣明白,生活里不只有詩和遠方,還有柴米油鹽醬醋茶,抬頭仰望月亮的時候,手上也得抓著六便士。所以在他們的職業規劃里,在追求的一直都是長期的發展,是一條高薪且喜歡的職業通道。
因此,一大批初入職場,對于自己職業生涯充滿了希望和沖勁的95后們陸續進入職場,也給企業和HR們帶來了新的難題。如何找到真正人職匹配的人才,留住他們與公司共同成長,要考慮的不僅僅只是企業的薪酬結構和福利結構,更重要的是在職業規劃上能給95后們指點迷津。
對于HR們來說,職業規劃應該是必備的技能,學好職業規劃,提升自己在專業水平上的核心競爭力,在企業招聘、內訓等各個流程里為員工解惑,為企業創造價值,搞定那些貌似不問年薪追求興趣的95后們更不在話下,再也不用擔心在招聘現場被問懵了。
所以,企業管理者和HR們,面對不按常理出牌的95后職場萌新,你們準備好接招了么?
時間:2021-11-17 作者:愛開大學生 來源:愛開大學生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