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規劃就是選擇一個公司做價值交換
其實要做好職業規劃涉及的知識領域太多,一個非常優秀的職業生涯規劃師必須手握較多資源,比如對各個行業崗位的基本認知等等。即使是職業規劃師都需要借助外力更好的完成工作。
我們普通人更應該懂得尋求幫助。
我們反復提及職業規劃涉及職業定位、目標設定、通道設計,挖掘個人性格發展偏好、研究行業趨勢等等。
這些因素最終都要實現什么目的?
職業規劃對于在職人士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選擇一家適合的公司做長久的價值交換。
如何選擇一家合適的公司
1你想去什么樣的公司
公司和公司之間的區別主要為三點:行業+職能+價值觀
行業:每個公司涉及的領域不同,比如有的公司是貿易行業、有的公司是傳統行業、有的公司屬于互聯網行業。
盤點我們現階段的知識和技能以及如今的市場趨勢,選擇適合自己的行業。
職能:職能指的是一組知識、技能,行為與態度的組合,能夠有效幫助提升個人的工作成效。
一般分為以下幾種:
1.核心職能
可以直接為公司創造價值,同時也可以塑造企業文化和價值觀。比如一位銷售的核心職能就是她的忍耐力、壓力承受、影響說服能力、基本銷售技巧等。
2.專業職能
指的是和工作內容及目標直接相關,能夠有效達成工作目標所必須具備的特定職務能力。比如你對產品的理解認知程度。
3.一般職能
企業里的一般行政、幕僚人員所應該具備的才能,也就是從事這類工作必要的特性(通常是指知識或基本的技巧,如閱讀、書寫能力、計算機操作技巧等)。
4.管理職能
是指主管這樣的特定職務或角色,例如:基層主管、中階主管或高階經理人等,所需具備的工作相關特定職務能力。
熟悉MBTI性格類型的人都清楚不同的性格類型有著不同的偏好,我們需要做的是順應偏好,而不是彌補不足。
如果你比較擅長處理客觀存在的具體事務或者說處理一個一個問題的時候讓你感覺心情愉快,那么我們就應該著重考慮發展核心職能。
可是如果你比較擅長統籌規劃,總是習慣性的從戰略成都去考慮問題,就應該加強自己的管理職能,而不是過分將所有力氣用在打磨核心技能。
價值觀:使命指引我們前進,價值觀所描述的則是引領你到達目的地的行動。
每個公司都有每個公司的價值觀,而這些價值觀如果匹配我們個人的價值觀,又會輔助我們更好的落實行動。
有的公司講究結果思維,有的公司推崇加班文化,有的公司講究論資談輩,有的公司講究能力先行,有的公司任人唯親,等等,
2你能進入什么樣的公司
選擇完我們想進入的公司,也就可以開始考慮我們進入這家公司的條件。
從學歷層面:進入這家公司所需求的最低學歷?
從知識、技能層面:這項工作需要什么知識、技能?我有沒有?如果沒有,我的愛好能不能起到輔助作用?
從個人特殊經歷層面:學歷條件如果不過關,我往期工作和現在的目標職務有哪些核心關聯技能?
比如一位企業高管轉型職業規劃師,完全不同的行業我們如何實現成功跨越?
我們知道作為職業規劃師的基本要求是知識、經驗、閱歷。知識可以學習,經驗可以累積,唯有閱歷是年輕人無論如何都難以獲取的。有了豐富的閱歷以及完備的知識體系,加上核心技能閱歷,轉型就變得相對簡單了。
在這家公司實現價值交換的必要條件?
前兩天朋友圈有篇文章比較火:別罵年輕人,中年人死命的罵。
年輕人一言不合就可以離職走人,而中年人他們上有老下有小,不僅要還車貸還要還房貸,他們不敢走。
但是年輕人你如果信以為真,那就真的是輸了。
巴菲特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投資家,他依靠股票、外匯市場的投資成為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富翁。他倡導的價值投資理念風靡世界。
一是集中持股,二是長期持有。概括起來就是一句非常簡單的話:在便宜的時候買進一個好公司,然后長期持有。巴菲特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很早就發現了價值投資這個真理,然后堅持用一生來實踐。
其實巴菲特的價值投資和職業規劃領域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1.堅持
2.專注
如果你好不容易進入一家公司,遇到一點不開心就走人,還拿這個時代貼給你的標簽做擋箭牌,那才是真正的悲哀。
巴菲特一旦選擇認定了一只股票,不管其股票會經歷怎樣的漲跌,都絕不會影響巴菲特的判斷。
而我們如果選擇進入一家公司,不到一個月甚至一個小時就選擇離職,那我們這一個月的時間等于白白耗費了。如果在A公司耗費一個月又在B公司耗費一個月等等,最終被荒廢的是我們自己。
可是在錯誤的道路上無悔的堅持著,這才是真的要命。
有著基本的職業規劃意識就能幫助我們發現偏好,展現偏好,定位成功,從而達到與公司之間的價值交換目的。
時間:2021-11-26 作者:愛開大學生 來源:愛開大學生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