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職業發展規劃,別輕易報考公務員
隨著就業壓力的增加,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生致力于考取公務員,希望由此獲得“工作穩定、收入無憂”的生活。但國考巨大的競爭壓力以及公務員工資待遇、養老福利等制度的改革,考生的公務員職業之路前途未卜。
隨著公務員管理的進一步規范,基層公務員早不是傳說的“一杯茶、一支煙,一張報紙看半天”的工作狀態,他們在光鮮的職業外表下,經歷著“工作壓力”、“晉升壓力”、“經濟壓力”、“輿論壓力”等多重壓力。職業規劃專家建議,想要做好公務員,還需要有服務社會的覺悟以及較強的綜合能力,對職業發展沒有規劃、追求事業上有快速回報,以及不善于人際交往的人并不適合此工作。
案例:工作穩定,但也喪失激情
人物:小趙,女,2009年研究生畢業
職務:北京市某區縣統計局,副科級科員
收入:每月4000多元
“研究生畢業時,作為女孩子,考慮到收入穩定以及希望能解決留京戶口問題,我選擇了考公務員。”加入了考公務員大軍的小趙,公務員考試和北京公務員考試場場不落,最后被錄取為北京市公務員。
公務員第一年是實習期,當時她一個月工資為1700元,福利是一年四個節日,每個節日1000元的補貼。轉正后,在公務員工資陽光工程下,補助、加班費全部取消,現在副科級科員的她,扣完公積金和保險,每個月實際到手只有4000多元。“福利分房根本不要想,公務員子女上小學、幼兒園優惠的政策也早取消,一年到頭連張購物卡都不會發。”小趙說。
不僅收入低,小趙感覺公務員的社會地位也不高。“政府在進行職能轉變,像我現在所在的統計局,以及工商、稅務等部門都在從管理職能向服務職能轉變。我們的窗口工作人員就和銀行職員一樣,服務情況要接受紀檢、監察等部門舉行的民意調查,監管部門根據回訪情況對我們進行績效考核。”她說。
雖然福利待遇不盡如人意,但是,小趙覺得“體制內”的人就算有再多牢騷,選擇辭職的并不多。“畢竟還是貪圖工作穩定,但是,這個穩定也等于喪失激情。”小趙說,自己剛工作的時候也覺得特別新鮮,可以學以致用,但是工作三四年后,每天工作的內容和程序一成不變,就會覺得非常枯燥。另外,公務員系統內務虛的內容所占精力太多,也打擊了公務員的工作積極性。“大事小事都要打報告,一件事要從上到下每個層級的分管領導簽字,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她說。
職業規劃師洪指出,近十年來應屆畢業生報考公務員之“狂熱”中,也多多少少折射出當今大學畢業生群體中在的畸形擇業觀。導致應屆畢業生考公務員熱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
首席職業規劃師洪指出,近十年來應屆畢業生報考公務員之“狂熱”中,也多多少少折射出當今大學畢業生群體中在的畸形擇業觀。導致應屆畢業生考公務員熱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
1.應屆畢業生就業難
2006屆畢業生人數為400萬,而2016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將在770萬以上,再加上出國留學回來的約30萬以及沒有找到工作的往屆畢業生,預計將有1000萬大學生同時競爭。面對有限的崗位,十年來畢業生就業壓力越來越大。由于高校現階段的人才培養模式與單位需求之間存在很大距離,許多公司不愿意招剛跨出校門的社會新鮮人,進一步加劇了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面對公務員招考,很多學生不假思索先報名再說,都不愿錯過機會。
2.就業市場競爭激烈,職場中的不穩定因素越來越多
所謂職場如戰場,由于就業市場競爭激烈,在企業里上班競爭激烈,增加了個人的不安全感。在很多人眼里,而相對于企業來說,公務員整體工資水平居于社會中等偏上,有各種各樣的“明補”及“暗補”,其職業發展、工資福利、退休養老等通常都有較為完備的保障體系;公務員崗位又比較“清閑”,而且可以逐年晉升,工作指標、任務都比較虛擬,可以按部就班,不用像企業那樣為效益去拼命。很多人認為成為公務員也就相當于進入一個另外一個“溫室”,很多人認為外面的風雨就打不到自己的頭上。
3.“80后”“90后”獨生子女的“溫室情節”
誠然,就業難與競爭激烈是公務員熱的原因。但是,根本原因還在于80、90后生人被家長、被學校、被社會慣出來的畸形擇業觀!“80后”“90后”大部分屬于獨生子女,由于他們的父輩大部分都吃過苦,對于子女,他們多多少少有種補償的心理,希望自己的下一代不再吃苦,希望他們坐辦公室,希望他們拿高薪。由于父母的寵愛,作為獨身子女的“80生人”從小嬌生慣養,只追求舒適,穩定,而不愿意擔當風險,不愿意承受競爭,受不了挫折,忍不了困難。
職業咨詢機構預測,隨著高校畢業生人數的不斷增加,公務員熱大有逾演愈烈的趨勢,連續十年報名人數增加,而三年內不會有明顯冷卻。然而,面對個別崗位報考人數超過1000的競爭,等待大多數報考者的將是失敗。認為,應屆畢業生必須端正自己的擇業觀念,樹立職業規劃意識,理性規劃自己的將來。同時,家長,學校和社會都有義務來矯正畢業生的畸形擇業觀。這需要家長的鼓勵,學校的教導和社會的幫助。
時間:2021-12-01 作者:愛開大學生 來源:愛開大學生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