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職業規劃,風雨飄搖的自由職業者能“自由”到哪?
每天的考勤,每月的報表,老板的臉色,同事的磨合……厭倦了,逃脫了,以為自己自由了。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了“自由職業者”的行列,卻發現自己并沒有獲得真正的自由。
但曾有調查機構針對297名年齡在18到35歲之間的自由職業者進行了一項調查,結果顯示:自由職業者雖然擺脫了“朝九晚五”工作模式的束縛,沒有升職和考核等壓力,但他們并不像我們想象得那樣逍遙自在,易受心理負擔大、社交范圍狹窄等問題的困擾。此外,不穩定的收入來源還讓自由職業者時刻存在不安全感。把自由職業作為職業的龐大群體,同樣的面臨眾多問題的困擾,又缺少職場生態的參照系來矯正,職業規劃上更需要重視。
困擾一:社會認同度不高
小鐘是一名做設計的SOHO一族,面對記者,他有點自嘲地解釋著他所理解的SOHO:“我們一直處于失業或者待業中,可以說是一種游民狀態。”而在生活中,一些不理解的人對他說:“沒工作,一天到晚在網上鬼混,簡直就是無業游民。”
調查顯示,雖然74.89%的被訪者對自由職業者的工作滿意,66.08%的被訪者表示今后還會繼續從事自由職業,并且已有具體的職業規劃,但僅有43.81%的自由職業者對自己得到社會認同和尊重的情況表示滿意。比較發現,從事自由職業半年到一年間的人群對社會認同的滿意度較低,但工作年限超過一年的自由職業者的滿意度呈現逐年遞增現象。
困擾二:缺乏生活安全感
雖然社會認同度不令人滿意,但自由職業者面臨的壓力主要不是來自于外界,而是來自本身的心理壓力。沒有固定的工作、收入不穩定、資源有限、信用遭質疑等都讓他們產生很大壓力。
由于自由職業者的成功完全取決于個人能力和自我控制,這些現實壓力往往會使自由職業者更加忘我工作,甚至趁著年輕瘋狂工作,以期積累資本為自己以后的生活打下基礎,比較容易導致“過勞”而產生各種各樣的疾病。
困擾三:社交圈子狹窄
調查認為,由于長期以自我為中心的生活習慣,青年自由職業者很容易被主流生活邊緣化。他們中參加社會組織或團體的人數都比較少。表示“沒有好朋友”的青年自由職業者占24.23%,即便有朋友,自由職業者與人溝通的方式也是打電話、網絡和手機短信等間接手段。
調查還發現,盡管社會保障是青年自由職業者最關心的問題,但仍有近五成自由職業者未參加社會保險。許多人對現有政策不了解,甚至從未去戶籍所在地的社區事務受理中心辦理相關手續。
向陽生涯專家建議:自由職業者也要為自己做職業規劃
高級職業規劃師協會指出,自由只是自由職業的一種心態,這與實際工作中縝密的工作思維、認真的工作方式是不沖突的,因為自由職業也是一種創業,因此自由職業者同樣需要有嚴謹的職業習慣和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SOHO一族如果不做好職業生涯規劃,不僅自己的業務做不大,即使哪一天重新返回職場時,也難以有更勝人一籌的資歷。
由于工作、收入、消費的不確定性,自由職業者不得不為自己的未來未雨綢繆,再加上無法享受到社會與組織提供的保障和福利,自由職業者在擇業之前就必須認真考慮職業規劃和經濟規劃。此外,他們還要考慮醫療保險、意外保險和養老保險等方面的支出,并要注意儲蓄和理財,以免未來的某一天因突發事件“抓狂”。
時間:2021-12-14 作者:愛開大學生 來源:愛開大學生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