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人力資源),是令許多求職者“羨慕嫉妒恨”的職位。小一點的公司,一般不會設置HR總監職位,大一點的公司,女性要拼搏到這個位子,又談何容易?
從生物制藥公司行政人事專員,成長為上市公司人力資源總監,徐瀾花了13年的時間。然而,實現職業生涯夙愿不過兩年后,她卻選擇“激流勇退”,轉型做了一名職業規劃師。15年前,徐瀾踏入HR行業的第一步,是在中外合資的生物制藥企業做行政人事專員,3年后,她便迎來職業生涯的第一次晉升:成為公司行政人事主管。升職后,徐瀾到銷售部門輪崗一年,深入了解各個部門,回到行政人事部后,再升一級,成為行政人事經理。
和很多職場人一樣,HR跳槽的目標也大同小異,不為職位就為薪水,或者未來的上升空間,但是徐瀾告訴記者,作為HR,她也有疏忽的地方,跳槽時沒有考慮到新舊東家企業環境的差異。
機遇來臨:HR跳槽也“水土不服”
每一個有過跳槽經歷的職場人,應該都有類似感受:到新的環境,一開始都斗志滿滿,但半年左右,就會越來越明顯地感受到企業文化差異所帶來的痛苦。“當時第一個感受是,這家建設集團的管理特別細致,老板要求很完美。”徐瀾舉例說,光一個公司行政部前臺接電話的規定用語,就用了13頁A4紙明文規范,而且,公司總機也不設語音裝置,全部是人工服務。
而老板的“理想主義+完美主義”,在徐瀾幫其招聘副總時,體會得淋漓盡致。“前前后后面試了幾十個,一個都不滿意!”徐瀾回憶稱,之前自己一直在高新技術企業工作,接觸的上司和下屬都是技術型的,而跳槽后的這家建設集團,由于業務涉及到建筑工程、房地產、汽車等多個領域,人員風格很不一樣,在該集團呆了3年左右,由于“風格實在不合”,又適逢一家高新技術企業挖角,徐瀾再次跳槽——這次的職位是公司副總經理,主管人事和行政。
目標實現:理想與現實二選一
大部分做到企業中高管職位的女性,可能都面臨過如此兩難:是要家庭,還是要事業。
重新回到自己熟悉的技術型企業一年多,徐瀾迎來了職業生涯最大的機遇:供應鏈行業的龍頭企業某上市公司,相中她擔任公司華東大區人力資源總監,頂頭上司是全球HR總監。對于擁有上十年HR行業經驗的徐瀾來說,這是她“20多歲初入行時就設立的目標”。
在HR總監位子,徐瀾的第一個挑戰就是,在3年時間里,為公司在全球建立200個事業部,從總經理到辦事員,所有的人事招聘工作都由徐瀾所在的部門完成。意想不到的是,當時適逢全球金融危機,華東地區建立的14個事業部半年內就關閉了一半。“這讓我真正體會到,HR的工作和企業戰略息息相關。”
而且,徐瀾要同時面臨來自全球HR總監的縱向管理,以及華東大區總經理的橫向管理,這是她十幾年職業生涯頭一次遇到“交叉管理”的情況。
在理想“碰壁”的時候,徐瀾開始思考,HR總監真的是自己的終極職業追求嗎?
“坦白說,女性到中年時,體力和精力都有所下降,回頭想想這么多年的付出,在家庭方面,我卻顧及得太少。”就在實現HR總監夢想不到兩年的時間,她毅然辭去了先前的工作。在進行了大量的個人職業規劃案例咨詢實踐后,徐瀾目前是向陽生涯職業規劃咨詢培訓機構的一名職業規劃師,“現在,我還是在自己熟悉的領域,能兼顧到工作和生活,這次調整是我個人最滿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