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跳槽,我學到的除了一些淺顯的工作經歷外,很少能夠提煉出高價值的工作經驗;朋友認識了很多,但深交的卻沒有幾個;工作換了一沓,薪金原地踏步,有時甚至越跳越低;每次辭職后都會免不了心情郁悶,自己越來越害怕求職,甚至想永遠逃開職場,不想面對新環境。——跳槽感悟
網友“迷惘之男”:《畢業才一年,我卻已經換了12份工作!怎么辦?》
我,一個平凡的新時代青年,去年大學剛畢業,至今為止,快一年時間了,我足足換了12家單位,其中6家是我正式畢業后找的。身邊人都說我“牛”,其實我一點都不牛,只是一直在尋覓我中意的單位。有人說我的心太急,要求太高,但我覺得自我要求就該高一些。
現在我已找到了第13家單位,條件上是我比較滿意,還沒正式報到,因有了之前的經歷,我心里有些不安和沒底,不知道我是否還會依舊選擇跳槽,不知道我是否還要繼續尋找下去,大家給我指點指點吧。
職業規劃師分析
深入分析一下我們就會發現就業難的真正原因主要有三點:一、職業定位不清,發展目標不明。二、求職能力低下,缺乏競爭能力。三、工作主動性弱,求職動力不足。雖然就業機會少(這是政府著力解決的問題)會造成就業難,但如果解決以上三個問題,問題則自然迎刃而解。而這三點正是職業規劃所解決的根本內容,也是擇業的基本前提。可見,做好職業規劃則可擇業,擇好業則自然好就業。否則盲目就業則結果可能會很遺憾。
現在有些專業的職業咨詢機構,特別針對應屆大學生就業問題提供了多種專業指導服務和培訓課程,如JCP超級規劃家培訓,在第一階段的求職就業特訓營中,就是幫助大學畢業生確定并最有效率地找到最適合的工作。據向陽生涯首席職業規劃師洪向陽透露,參加過職場特訓的學員,求職成功率比參加特訓前提高了十倍,規劃后投出去的簡歷幾乎是有求必應,并且當他們獲得自己心儀的offer后,工作持久性和滿意度明顯增強,個人核心競爭力得到提升,職業生涯走得十分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