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mmy,26歲,IT專業,國內普通大學畢業后,留學加拿大獲得管理專業碩士學位,去年回國。聽好朋友說管理咨詢業不錯,于是就應聘進了一家IT公司做咨詢顧問,可是進了公司后發現,自己的IT技術跟不上,在很多地方需要學習,幾乎要從頭學起,所以每天的工作時間非常長,身心疲憊,而且對公司的企業文化很不喜歡,薪資方面也不滿意。
身為家里獨子,Jimmy背負著家人所有的期望,當初家里借錢送他出國,本以為鍍了金后的他從此可以事業突飛猛進,承擔養家的責任,早點成家立業,可如今自己的表現卻令母親失望。“兒子呀,你看看你的同學Andy,他只是個本科生,年收入已經上百萬了,車子房子都買好了。你是出國留學過的人,每月拿個四五千元,怎么相差那么大!”
新年到來,Jimmy迫切地2011年會有所改變,想跳槽,想在另一個好平臺重新開始,想盡快幫家里還清債務,更想成為父母眼中那個有出息的孩子。可是,對于自己的職業方向,Jimmy想了又想,還是不知道什么樣的工作合適自己,很彷徨,也很迷惘。
當初自己就是看到Andy的風光得意才受其影響進的管理咨詢公司,為何一個行業里,Andy可以成功,而自己卻是籠罩在陰霾之中?渴望快速成功的Jimmy,原本想直接拷貝Andy的發展之路,但事實證明這種做法似乎并不可取。
陷在迷團中的Jimmy百思不得其解,近日,他來到了向陽生涯管理咨詢中心,尋求幫助。
向陽生涯職業規劃師認證培訓專家觀點:
“拿來主義”不可取
21世紀是一個“搏”時代,特別是年輕人,面臨著求學、就業、戀愛三大人生課題,而就業及職業成功又是這三大課題中的主題。稍不留神,便陷入了職業困惑的沼澤地。常常有人感嘆:“我看不到自己的未來是什么”。還有很多人則怨天憂人,不知道哪里出了問題,曾經的夢想,澎湃的熱情,父母的期待,老師的教導,在日漸郁悶的心靈中,前程變得越來越不可捉摸。
復制他人的職業成功,真的能夠通向自己的成功嗎?向陽生涯首席職業規劃師洪向陽認為,奉行“拿來主義”,把別人的職業生涯搬過來照搬照抄,很容易迷失。
向陽生涯職業規劃師分析認為,Jimmy想成為一名職業經理人,但卻不知該如何著手實施,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實與目標的距離越來越遠,于是那種緊迫感和失落感也越來越大,可稱之為“現實震蕩”,是一種常見的青年職業困惑,多發生在24-28歲左右的青年人群中。他們之所以要拷貝別人的職業成功,主要原因有二:
首先,成功欲望強烈,而個人能力明顯不夠的情形下,迫切地想要做最好的自己,于是想著復制他人的成功,希望找到通向成功的捷徑,在短期內快速成功;
其次,職業定位模糊,盲目跟風。對職業領域及工作內容一知半解,心里沒底的狀態下,只能向前輩、家人、朋友尋求意見,建議聽多了,沒有自己的判斷,更容易迷失。
專家解決方案:
放下壓力,重新定位,另覓成功路徑
通過人格類型、職業傾向,價值觀等方面的測評、分析,以及一對一的溝通面談,向陽生涯CCDM職業規劃師認為,Jimmy有強烈的成功愿望(與其性格和壓力有關),壓力來自其父母,他希望自己將來成為一名職業經理人,咨詢的關鍵點是職業心態的調試,將他急切而膨脹的對成功的硬性渴求,引導為一種腳踏實地的理性思考和實際行動,以及看到通過自己的努力確可以達到目標的行動方案。
鑒于Jimmy已經在IT咨詢公司擔任咨詢顧問一年多時間,職業規劃師建議Jimmy在現有的企業中重新定位。具體的職業發展路徑是:IT咨詢顧問——資深顧問——項目管理——項目經理——職業經理人。用1-2年的時間(在29歲前),熟悉公司業務并有意識地接觸項目管理工作,力爭做到項目經理的職位。
Jimmy對該咨詢方案表示出了極大的認可,心中的困惑煙消云散。他表示,在接下來的時間里,自己會腳踏實地,一步步提升自我,努力去實踐職業夢想,而職業咨詢師會始終站在他的背后,隨時給與支持和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