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結婚不容易
這么多年來,我已經形成了自己的小世界,什么時間睡覺,和哪些朋友聚會,喜歡什么樣的衣服,這些東西看起來都是小事,卻是我一直做主的。我不喜歡任何人,包括我的對象,肆意的踐踏和改變。
上禮拜我媽打電話過來,讓我趕緊開電視。我一看,正播著徐崢演的《大男當婚》。呵,說的不就是我的故事嗎?我是不是該找編劇要素材費啊。我媽的意思太明顯了,大齡男青年都成公害了。原先她老人家,逢年過節準拿我單身這事當靶子,后來變成周末提醒,現在就差每天一個電話了。眼下她更有詞兒了,電視劇里都演了,你還想單身多久?
單身這事,關鍵在于,你為什么要單身。
我為什么單身?這問題快成死循環了。我問自己,天底下女人這么多,為什么偏偏我單著?沒答案。唯一能說服自己的是,我適合單身。可我挺早熟的,挺熱愛生活的啊,上學那陣凈想著結婚的事兒。
高中時我喜歡過一女孩,梳著大麻花辮兒,走起路來一甩一甩的,特帶勁。當時男孩們都背后笑話她,說她腦門太大,一臉雀斑。可我就喜歡原生態的。
當時班上有過早戀的,可誰但凡跳出來,下場肯定特別難看。別看我爸媽是那種老知識分子,但對我的教育從來不講方式方法,高三畢業我還被我爸抽過皮帶。所以我膽子特小。我覺得這是時代造成、我沒法改變的事實。于是面對這樣的女孩,我只能遠遠地守著,或者放學時跟著她走幾百米的路。由于我不敢跟得太近,走著走著就跟丟了。
當時我告訴自己,誰讓自己沒到法定結婚年齡的,要不這樣我就能和她結婚了。這是理由嗎?反正我當時總想有一個正當的理由,當我被家里逼到墻角時,當做武器反抗吧。
到了法定結婚年齡呢?
我上了大專,法定年齡過了,結婚這事也變得可有可無了。
工作之前我交過一個女朋友。她是學校一個后勤師傅的女兒。我們倆認識是夏天,學校有個葡萄園,結了點果子。我在那碰見了她。后來我才知道她上了技校,畢業之后沒找工作,一直復習,想讀成人夜大。那天她穿著一件藕荷色的裙子,站在小凳子上,拿著剪刀揮舞。陽光灑在她臉上胳膊上,圣潔的樣子,就像是幅油畫。
我當時就覺得,這女孩真好看。于是我天天圍著后勤處轉,碰見她點頭、微笑,直到熟了開始聊天。她也是那種不喜歡學習的人,正為考試頭疼呢,喜歡看閑書,成天胡思亂想的。當時我畢業分配到一個單位實習,她中午沒事就找我去玩。我在單位食堂拿我飯盒多打半份飯,坐在馬路邊一起吃。她總說我們食堂的菜太咸了,可每次都吃得津津有味。
有一天她說,和家里人說我了,同意了。我想我是不是也該和家里說說。那天下班,我騎著自行車往家里走,膽戰心驚的,可腦子里還想著,結婚之后,我們就能天天生活在一起了。
我媽死活不同意我們倆交往,嫌她家庭環境不好,又沒文憑,林林總總一大堆理由,簡單地說,就是配不上自己的寶貝兒子。我當時也不知道怎么了,看見父母發怒的樣子,一句辯白都不知道從何說起了。這也許就是我膽小的證明。我跟她說家里不同意,她說你的態度呢,我沒話可說。一來二去,她就和我分了。直到現在我都不知道,為什么當時我一點想要爭取的勇氣都沒有。
分手之后,我特別難過。但我發泄這種情緒的方式,是對自己生氣,甚至是報復自己。從那之后將近好幾年,我都沒找過對象。
中國父母挺怪的,把孩子成熟度按年齡劃分。25歲之前,你就是個娃娃,哪會談戀愛?25歲生日的轉天,你為什么還不找對象、生孩子?
我覺得這是中國特色吧。就像我家里人,開始我不找對象,他們都不著急,甚至覺得我可能悶頭干事業呢。直到我過了25,往著奔三路上走,他們就坐不住了,吃不下飯,睡不著覺,好像我不結婚,他們特別對不起我似的。
所以再次證明,我是個膽小的人。看見他們難過,我就老老實實開始相親了。
我相過幾回親,也和幾個女孩努力過,但我不認為我戀愛了。之所以這么說,因為我遇到這幾個人,心里再也沒有原來的那份悸動了。
我的一個哥們兒在大學當老師,給我介紹過一個研究生女孩。見面那天,女孩背著個雙肩背,讓我有了點似曾相識的感覺。
后來我發現,這只是錯覺。這個女孩特別黏人,經常讓我在她面前做一些浪漫舉動。經常跟我說,我們同學的男友怎么怎么了,你應該怎么怎么樣。最開始,我也挺熱情澎湃的,后來就是一個字:累。
這種累,是建立在太了解自己基礎上的累。這么多年一個人生活,我早就有了自己的生活習慣,我不喜歡被打破,被干擾。最過分的一次,她半夜來電話,說喝醉了,讓我去KTV接她。我平時最討厭這種事情了,但我還是開車過去了。當時環境烏煙瘴氣的,她癱我懷里,讓我當著大家的面親她。
按理說,如果我親下去,大家一起哄,皆大歡喜,她會更喜歡我。但那種情況下,我就覺得自尊心受辱。我當時都奔三了,還跟小孩子在一起瞎鬧,丟人,我說服不了自己親下去。我放下她就說,我在車里等你。后來她自己上了車,哭了。
轉天,她說要和我分手。她說自己沒喝醉,是考驗我呢。過來接她證明心里有她,但拒絕親她,說明并不愛她。她說與其找個剛剛及格的對象,為什么不找個更優秀的人呢?
劇情挺狗血的。
我經常會陷于這樣的怪圈。我也反省過自己,是不是自己哪里做的不好,總讓自己置于這種感情的麻煩事兒里。我是多么盼望一段有質量又清爽的感情啊。后來我得知,這個女孩把我送給她的包啊首飾啊,全在淘寶上給賣了。我特別哭笑不得。
也許這就是代溝,年齡上永遠不能逾越的問題。從那以后,我就告訴自己,再也不找比我小很多的對象。
結果如何?
依然失敗。后來我嘗試與一個女強人交往。她樣子酷酷的,能夠追到她也是陰差陽錯,也許是因為她剛失戀,需要重振雄風。
就像電視里徐崢遇到的那個女醫生,這個女孩的工作時間不太規律,雖然沒有這么夸張,但肯定是比我忙得多。
我們約會時,絕大多數都是我在等她。我一直納悶,別
看她職位不高,卻天天忙忙碌碌的,而且要承擔特別大的壓力。這種壓力,隨后就慢慢轉移到了我的身上。比如一起吃飯或外出逛街時,稍有不滿意,就向我發脾氣,并美其名曰,男友就是撒氣筒。我扛著扛著,就扛不住了。我是找對象,不是找個奶奶。我能遷就她的時間,但不能遷就她的倒霉情緒。
更重要的是,在有一天她徹底忘了我們倆的約會后,我想明白了一點:這么多年來,我已經形成了自己的小世界,什么時間睡覺,和哪些朋友聚會,喜歡什么樣的衣服,這些東西看起來都是小事,卻是我一直做主的。我不喜歡任何人,包括我的對象,肆意踐踏和改變。
可結婚的前提,不就是包容對方,改變自己嗎?
值得嗎?我現在也迷惑了。我原來想過,究竟什么是真愛。別人告訴我,是放棄所有你能得到的,去為對方創造她想要的。
我曾經交往過一個單身媽媽,性格真好,和她在一起,你覺得自己才像個男人。她需要你,又給你空間,但我們還是分手了,為什么?因為責任。她的孩子上幼兒園了,隔三差五孩子爸爸就要去學校接,有時候還要一起出動,帶著孩子出去玩玩。
夾在他們兩個人之間,我有點不舒服,后來這種感覺逐漸放大。最終,我扛不住,選擇了分開。
責任是想要結婚的人首先考慮的問題。
不知不覺,我奔三了,不知不覺,我三十開外了。我單位那些大學畢業的小孩,這幾年也陸陸續續結婚生子了。原來單位同事一看我形單影只的,會說,你眼光高,現在的臺詞變了,你事兒太多。
我再無所謂,這種閑話聽多了,也覺得特別煩。特別是一想到爸媽還在為我這操心,就覺得自己挺不孝的。但我還是說服不了自己,隨便找個人結婚了事。于是,這種內疚煩躁失望的復雜情緒,交織在一起,讓我疲憊不堪。
我遇到過那種特別市儈的家庭,問你的房子車子你家老人的身體狀況,我都理解他們的心態。我的一個哥們兒也是老大難,條件比我還差,至今湊不齊首付,買不起房子。有一次他喝醉了酒,給我打電話,不說話,一直哭。
這種苦,我懂。
【阿德說】
剩男們的真相
大家都說剩女難嫁,其實剩男更不容易。因為剩女還能解釋為“圣女”,工作風光,不愁吃喝,不嫁是為了找到更好的。而剩男們,干脆成了傍晚菜市場地攤上,那些發蔫的蘿卜西紅柿。原價賣,砸手里,便宜甩,不甘心。
誰讓你沒別墅豪車,所以剩男們,天生就要遷就要包容。我不知道這渾話是從誰嘴里說出來的,但流傳至今,說明甚得一些人的歡心。另一種印象,是對剩男的完美虛構。他們的小名是“花花浪子”,他們活著就是為了戀愛,根本不想要婚姻。換言之,真正高端的剩男們,不是娶不到老婆,而是還沒玩兒夠,根本不想娶老婆。不論如何,這樣極微細的少數人群,代表不了剩男們的真相。
不過我需要提醒剩男們,電視劇里說單身長了得絕癥,這不可信,但單身久了可能真的容不下第二人。這其實就是自私。很多男人,在怎么維系一段幸福的感情這個課題中,都在無知地盲從。他確實不可能找到合適的人,因為那個人根本不存在。他只有開始一段感情的能力,沒有保持一段戀愛的能力,就像很多大男們一樣,在情感世界中,還在一個咿呀學語的階段。
時間:2023-06-28 作者:愛開大學生 來源:愛開大學生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