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炎炎夏日中,一股清新而有力的力量正悄然改變著鄉村的面貌。今日,“工科賦能,筑夢‘勤’天”實踐團帶著對知識的渴望與對鄉村的深情,踏上了前往溫江區幸福村的旅程,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推普助力鄉村振興”實踐活動。此次活動旨在通過推廣普通話,打破語言壁壘,促進文化交流,為幸福村的全面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上午9時,實踐團成員們滿懷激情地抵達了幸福村,受到了當地村民的熱情歡迎。在簡短的啟動儀式上,村委負責人發表講話,強調了普通話作為國家通用語言的重要性,以及其在促進經濟發展、文化繁榮和社會進步中的關鍵作用。她表示:“我們要認識到語言的力量。希望通過我們的不懈努力,能夠提升村民的普通話水平,為鄉村振興貢獻一份力量。”
隨后,實踐團成員分成若干小組,深入田間地頭、農戶家中,通過面對面交流等方式,詳細了解了幸福村村民的普通話掌握情況及其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語言障礙。同時,他們還積極收集當地民俗文化資料,準備將語言學習與文化傳播相結合,讓普通話成為連接傳統與現代、鄉村與城市的橋梁。
活動中,實踐團成員不僅耐心地為村民糾正發音、講解語法,還結合幸福村的實際情況,設計了一系列生動有趣的普通話教學活動,如普通話繞口令比賽、鄉村故事分享會等,極大地激發了村民學習普通話的興趣和熱情。此外,他們還利用工科背景,為村民介紹了數字化工具在普通話學習中的應用,如語音識別軟件、在線學習平臺等,為村民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學習途徑。
“以前總覺得普通話離我們很遠,但現在有了你們的幫助,我感覺自己也能說一口流利的普通話了。”一位參與活動的村民激動地說。通過此次活動,不僅提高了村民的普通話水平,更促進了城鄉之間的文化交流與理解,為幸福村的鄉村振興之路奠定了堅實的語言基礎。
“工科賦能,筑夢勤天”實踐團表示,未來將繼續關注鄉村教育與發展,探索更多元化、更有針對性的服務方式,為鄉村振興貢獻更多的智慧和力量。同時,他們也期待通過此次活動,能夠激發更多青年學子關注鄉村、服務鄉村的熱情,共同書寫鄉村振興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