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赴非遺發源地,探巢湖民歌守正創新實踐活動
7月24日,這是赴非遺發源地,探巢湖民歌守正創新實踐團“三下鄉”的最后一天。在前期深入巢湖市博物館、洗耳池公園等地進行對巢湖民歌的宣傳和傳承后,為了總結經驗、汲取教訓,進一步提升未來相關工作的質量和效果,實踐團召開了一場全面的總結會議。
【深入探尋,傳承文化】
在會議中,劉瑞同學首先對實踐團成員表示了感謝,并對本次活動的整體情況進行了簡要回顧。他指出,本次實踐活動響應了二十大號召,深入探尋了巢湖民歌的獨特魅力,追溯了其源遠流長的歷史,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具有重要意義。

【分享感悟,共同成長】
接著,劉瑞邀請實踐團成員分享自己在活動中的感悟和收獲。楊洋同學表示, 在洗耳池公園,看到了巢湖民歌的現代演繹,一位年老的爺爺用二胡伴奏,演唱改編后的巢湖民歌。他將傳統元素與現代音樂相結合,看到了巢湖民歌的現代魅力。也明白了巢湖民歌與現代音樂結合的可能性,為傳承和發揚巢湖民歌提供了新的思路。姚尚濤同學表明,在參觀巢湖市博物館的過程中,深刻理解了巢湖民歌的歷史和文化內涵。他了解到,巢湖民歌頭戴服飾的風格和樣式在不同的地區和時期也有所不同,這反映了巢湖地區的民俗風情和文化特色。這次參觀對巢湖民歌有了更深入的認識,也增強了對地域文化的深刻認知。王夢園同學指出,在采訪李家蓮老師的過程中,深受她堅守初心、傳承民歌的精神所感動。她告訴我們,巢湖民歌是我們民族的瑰寶,她有責任將它傳承下去。李家蓮老師不僅自己演唱民歌,還致力于教授年輕一代,讓更多年輕人了解和喜愛這門藝術。通過這次采訪,深刻認識到巢湖民歌的獨特魅力和深遠影響,也激發了她傳承和發揚這一優秀傳統文化的決心。吳嘉同學表示,在參觀安徽名人館的過程中,了解到安徽名人館是國內最大的名人專題類博物館,展示了安徽28位代表性的名人。通過參觀,對安徽的歷史文化和名人故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增強了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交互溝通,共同進步】
在參觀安徽名人館時,我們遇到了安徽大學的實踐團,并與之進行了深入的交流。這一環節成為了我們實踐活動中的一個亮點,為我們的旅程增添了更多的意義和價值。
1. 交流環節:在安徽名人館內,他們與安徽大學的實踐團成員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和交流。我們分享了彼此在實踐活動中的經驗和感悟,互相學習和啟發。這種跨校際的交流和合作,讓我們對安徽的歷史文化和名人故事有了更深的認識和理解。
2. 共同參觀:在參觀過程中,我們共同了解了安徽名人館的布局和展示內容,學習了安徽歷史名人的生平和貢獻。我們互相鼓勵和支持,共同面對困難和挑戰,這種團隊精神的凝聚,讓我們在傳承巢湖民歌的道路上更加堅定和自信。
3. 志愿服務:在參觀結束后,我們轉換角色,成為了安徽名人館的志愿者。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我們完成了館內的秩序維護、咨詢解答、帶小朋友們開展課外實踐等任務。通過志愿服務,我們傳遞了文化火炬,讓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安徽的歷史文化。
通過與安徽大學實踐團的交流和共同參觀,我們不僅增進了友誼,還在傳承巢湖民歌的道路上找到了更多的同行者。這次交流成為了我們實踐活動中的亮點,為我們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繼續前行,弘揚文化】
最后,劉瑞對未來的工作提出了展望,希望實踐團成員能將本次活動的收獲和感悟轉化為實際行動,為傳承和發揚巢湖民歌貢獻自己的力量。他堅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巢湖民歌必將在新時代的舞臺上煥發出嶄新的活力與耀眼的光芒,為中華民族的文化繁榮增添一抹絢麗的色彩。
隨著會議的結束,實踐團成員們帶著滿滿的收獲和感悟,踏上了返程的旅程。他們深知,本次實踐活動雖然告一段落,但傳承巢湖民歌的使命仍在繼續,他們將繼續攜手前行,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