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中醫藥博物館,作為中醫藥文化的重要宣傳教育基地,一直以來肩負著弘揚中醫藥文化的重任。館內藏品豐富,涵蓋近 2000 件文物、600 余套古籍、100 余幅字畫以及上萬種中藥標本 ,這些珍貴藏品是中醫藥文化源遠流長的見證。博物館由中醫藥史館、中醫藥專題館、中藥標本館、人體生命科學館、校史陳列館五個館組成,各館從不同角度展示中醫藥文化內涵。比如中醫藥史館通過中國醫藥學史畫軸和各歷史時期的展示,讓參觀者清晰了解中醫藥的發展脈絡;中藥標本館設置了全國中草藥數字化查詢系統,方便人們深入認識各類中藥。
在傳承中醫藥文化的道路上,博物館不斷創新。近期,館內引入智能服務機器人 “小笨”,為參觀者帶來全新體驗。“小笨” 不僅能自動識別訪客并送上專屬問候,還能依托醫學知識庫和大語言模型,以語音、視頻、H5 等形式講解深奧的中醫理論和中醫發展史,還能根據訪客興趣規劃參觀路線,使參觀者更系統地感受中醫藥魅力。

圖為博物館內部 吳府恒供圖
此外,博物館還積極開展各類文化體驗活動。此前舉辦的瓦當拓片體驗活動吸引眾多師生參與,活動中,師生們在專業指導下親手制作拓片,感受傳統技藝魅力,加深對傳統文化的熱愛。還有中醫藥文化服務月進社區貼 “三伏貼” 活動,博士團隊走進社區,為居民提供專業服務,講解 “三伏貼” 原理和注意事項,弘揚中醫文化,促進高校與社區交流合作。
未來,山東省中醫藥博物館將繼續深挖中醫藥文化資源,借助科技手段和豐富活動,讓中醫藥文化走進更多人的生活,為傳承和發展中醫藥文化貢獻力量。
圖為苯心未來社會實踐隊合照 張登攀 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