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州8月1日電(通訊員 曹一諾)為深入學習紅色文化,傳承英烈精神,引導青年學生厚植家國情懷,曲阜師范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鋅夢未來社會實踐隊聯合社區開展“同傳英雄志,共緬烈士魂”主題實踐活動,赴錦州市梁士英烈士事跡陳列館參觀學習,通過實地探訪、聆聽講解、交流感悟等形式,重溫英雄事跡,汲取奮進力量。
聆聽事跡,感悟精神
活動當天上午9時,實踐隊成員與社區代表在陳列館門口集合,在陳列館講解員的帶領下開始參觀。陳列館以“英雄永不落幕”為主題,通過實物展品、歷史照片、場景復原、多媒體演示等多種形式,全面展現了梁士英烈士的生平事跡與革命精神。講解員首先介紹了梁士英烈士的成長背景:他出生于貧苦農民家庭,年少時飽受壓迫,抗日戰爭爆發后毅然投身革命,在部隊中刻苦訓練、英勇作戰,迅速成長為一名優秀的戰士。隨后,在“遼沈戰役中的壯烈瞬間”展區,講解員詳細講述了1948年10月14日錦州戰役中,梁士英舍身炸碉堡的英雄事跡——當時部隊進攻受阻,敵人的碉堡火力壓制著沖鋒的戰士,危急時刻,梁士英主動請戰,抱著炸藥包沖向碉堡,在炸藥包受潮無法引爆的情況下,他毅然用身體抵住炸藥包,拉燃導火索,以生命為代價炸毀碉堡,為部隊開辟了前進道路,犧牲時年僅26歲。展區內,銹跡斑斑的軍裝、泛黃的戰地日記、還原戰斗場景的雕塑,讓在場人員仿佛回到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實踐隊成員與社區代表認真聆聽講解,不時駐足凝視展品,許多人眼中泛起淚光。在多媒體互動區,大家通過影像資料重溫了遼沈戰役的歷史背景,更深刻地理解了梁士英烈士犧牲的意義——他的壯舉不僅為錦州解放奠定了基礎,更彰顯了革命戰士“為了人民利益不惜犧牲一切”的崇高信念。

圖為實踐隊成員出發前集合。 曹一諾供圖
暢談感悟,凝聚共識
參觀結束后,實踐隊在陳列館的會議室觀看梁士英紀錄片。舍身炸碉堡以前只在課本里讀到過,今天實地感受,才真正體會到‘英雄’二字的重量。梁士英烈士用26歲的生命詮釋了擔當,這次參觀聽到了很多鮮活的感悟,紅色精神不是抽象的,它需要一代代人用行動去傳承。”

圖為實踐隊成員參觀梁士英烈士事跡陳列室。 曹一諾供圖
此次參觀梁士英烈士事跡陳列館的實踐活動,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禮。通過實地探訪,實踐隊成員與社區代表不僅重溫了革命歷史,更真切感受到了梁士英烈士“不怕犧牲、勇于擔當”的英雄氣概。對于曲園學子而言,英雄不再是課本上的文字,而是有血有肉、用生命踐行信仰的榜樣。這讓大家更加明確了青年一代的責任:既要銘記歷史,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生活,更要傳承英烈精神,在學習科研、社會實踐中腳踏實地、勇挑重擔。同時,與社區居民的交流也讓實踐活動更具溫度,實現了紅色精神在不同年齡群體中的傳遞與共鳴。
未來,曲園學子社會實踐隊將繼續以紅色文化為紐帶,開展更多貼近實際、貼近群眾的實踐活動,讓英雄精神照亮青春征程,為社會發展注入青春動能。

圖為鋅夢未來實踐隊成員合影。 曹一諾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