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和黨史教育,傳承紅色基因,助力鄉村振興,7月2日至7月7日,湖北經濟學院金融學院暑期社會實踐“金火種”團隊在指導老師張偲的帶領下奔赴江西省井岡山市茅坪鎮喬林村、馬源村,湖北省黃岡市羅田縣,以“賡續紅色血脈,傳承紅色基因”為主題,開展了走進紅色革命根據地、訪談基層黨支部、聆聽老黨員初心等活動,多措并舉重走紅色之路,體悟紅色文化。
賡續精神血脈凝聚奮進力量“金火種”小分隊聚焦于追尋紅色記憶,隨喬林村書記參觀喬林黨支部陳列館,陳列館中的“力量來源于支部”、“創建喬林黨支部”、“根據地黨建大發展”三個展區揭示了毛澤覃創立井岡山第一個農村黨支部的建設歷程,館內大量的歷史照片、復制文物、黨員塑像、還原場景再現了革命者與民眾團結一心、創建黨組織的歷史記憶。喬林村黨支部書記劉建勇現場講授微黨課《喬林黨支部的紅色故事》,描述了喬林黨支部如何組織發動群眾、建立紅色政權以及在保衛根據地的斗爭中發揮戰斗堡壘作用。
為體驗紅軍艱苦生活,發揚新時代長征精神,“金火種”小分隊深入馬源村,跟隨村長重走長征路,感受革命時期紅軍的艱苦生活。全體成員一起踏過紅軍橋,走過小路,越過山林,來到紅軍烈士墓前,集體在墓前莊嚴的三鞠躬。如果沒有紅軍烈士曾經的浴血奮戰,就沒有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團隊成員在馬源村通過舊址與紅軍烈士穿越時空對話,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發揚長征精神,走好新時代長征之路。
參觀結束后,隊員葉婧薇激動地說:“江西是一片充滿紅色記憶的土地。非常感謝喬林村黨支部和馬源村給了我們團隊這次實地學習的機會,讓我們這批今年新發展的學生黨員在實踐中接受精神洗禮、牢記初心使命、堅定理想信念。”
(圖為“金火種”小分隊在馬源村重走紅軍路。)
開展支部共建共尋發展之路在支部共建座談會上,團隊指導老師張偲介紹了湖北經濟學院校情、我院院情以及我院樣板支部建設情況和來訪目的,喬林村書記劉建勇指出了喬林村黨支部標準化建設情況、鄉村振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以及下一步工作思路,雙方就如何開展黨支部共建進行了深入交流。
指導老師張偲表示,喬林村擁有豐厚的紅色資源與地理優勢,應當將“破局”和“發展”統一起來,推動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提升村民們的幸福感。我們也將充分利用互聯網渠道和專業知識,實現雙方優勢互補。今后,兩支部將以支部共建和大學生“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為契機,探索共建協作、信息共享、交流學習、智庫聯動的新路徑、新模式,真正實現1+1>2的共建效果。
(圖為支部共建活動)
擦亮黨建“紅”底色,砥礪奮進“金”力量為實地了解井岡山農村金融工作現狀,明晰當地農村金融的發展方向,“金火種”小分隊來到井岡山農商銀行進行參訪學習。
(圖為黃主任與團隊成員交流金融發展現狀)
井岡山農商銀行黃主任從銀行的發展挑戰、角色定位、風險隱患等方面詳細解答了隊員的提問,并圍繞農村金融風險發表了自己的看法。黃主任表示:“銀行已向村民全面普及反洗錢等金融知識,積極跟進征信追蹤工作,提高農村貸款授信率,希望到2025年能夠實現收集信息全覆蓋、授信面達60%,真正實現金融產品推動鄉村振興,降低農村金融風險。”隨后,黃主任帶領團隊成員參觀了銀行的辦公區域,了解銀行分工構造,學習銀行區域布置以及業務辦理的基本流程。參訪結束后,同學們紛紛表示受益匪淺,相信團隊成員會以這次參訪為契機,增進對農村金融現狀的理解,將所學知識融入金融實際,為專業課學習建立實踐基礎。
深入產業振興學習成功經驗為深入了解喬林村產業振興現狀,學習成功經驗,“金火種”小分隊跟隨劉書記的腳步走入黃桃產業基地和南瓜田,學習農產品種植生產經驗;走入養蜂戶家,采訪了蜂農劉春曉。通過此次實踐,喬林村產業振興的建設歷程、成功經驗,以及喬林黨支部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做出的諸多努力與革命令團隊成員感悟頗多。
(圖為團隊成員在黃桃種植基地合影)
傳承紅色基因心系祖國之花“金火種”小分隊心系祖國花朵,前往湖北省黃岡市羅田縣深入課堂,用陪伴拉近距離,將滿腔熱情化作星星之火,通過給同學們上紅色課堂、唱黨歌、講紅軍故事,讓孩子們體會并領悟紅軍精神,傳遞深厚愛國情,在“祖國未來”的心中埋下紅色的種子,幫助他們理解紅色基因的精神價值和時代價值。
(圖為團隊成員給孩子們上紅色課堂)
通過此次活動,“金火種”小分隊走近鄉村發展,調查特色農業,交流支部共建,重走長征路,學習農村金融,以微視頻、推文、新聞稿、調研報告等多種形式向社會各界宣傳推廣了江西井岡山茅坪的紅色風采。團隊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堅定信念跟黨走,勤于探索,立于實踐,學習傳承紅色基因,積極助力鄉村振興,用熱血青春踐行實踐使命,用專業知識服務社會,勾勒出青年黨員不斷堅定理想理念、踐行初心使命、爭做時代新人、勇擔強國重任的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