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電廠實習實踐報告
一.
走訪對象揚州二電廠:揚州第二發電廠位于揚州市開發區八里鎮的長江邊,占地面積1700畝,東與揚州港毗連,南與鎮江市隔江相望,西距南京100公里,北到揚州市區11公里,水陸交通十分便利。位居三大地級市的中心接壤處,它源源不斷輸出的電力供給滋養了蘇中三市各項事業的蓬勃發展。當前經營范圍與許可經營項目有建設和運營2×60萬千瓦級燃煤發電機組,采用傳統燃煤發電模式經營電力及相關產品, 同時經營副產品粉煤灰的生產與加工實現原料的充分利用,增大利潤的同時有效解決燃煤產能后有污染性煤灰的處理問題。2 建廠于1996年,揚州市第二發電廠已經為周邊城市,各種產業源源不斷輸送充沛的電能二十余載,極大助力了長江兩岸產業產能,城市經濟,民生福祉的大力發展,裨益無數人民的生活。邁進新時代,當中國已經圓滿完成產能基礎量的要求,國家呼吁完成雙碳目標的時代背景下,揚州第二發電廠響應號召,自覺更新升級企業廠房里各項設備,向著更高產能,更低污染,更先進自動化的發展大力邁進。
二.
調查內容
(一)從產能供給角度來看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降低煤炭火力發電在電力市場中的比例,推廣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毒污染環境氣體的凈化技術,提高綠色清潔電力產能的供給率無疑是重要舉措。揚州第二發電廠作為上世紀改革開放下為滿足急劇增長的產能需要而建設的傳統火力發電廠,一切都以高產能供給為首要目標,在不重視環境保護,凈化清潔技術跟不上時不可避免的犧牲了環境效益。在團隊成員近十天的認識實踐下,團隊從高級電工余先生詳細的介紹下了解到,如今的二電廠,已完成了令人欣慰的電廠煤電機組先進蒸汽通道(ASP)改造目標。
(二)改良后電力產能性能的顯著提升:改良后的數據包括揚州二電廠煤電機組的出力從63萬千瓦提升到65萬千瓦;主蒸汽溫度從538攝氏度提升到566攝氏度;機組熱耗下降,機組煤耗降低至300克標準煤每千瓦時,優于現役燃煤發電機組平均供電煤耗310克每千瓦時的國家要求。據了解,揚州二電廠其蒸汽輪機為非GE設備。2016年6月,揚州二電廠與GE簽署先進蒸汽通道(ASP)的升級改造合同。2017年4月,4號機組交貨并于當年7月合格完成性能驗收,2018年9月,3號機組完成交貨。“整個發電行業粗放增長的時代已經過去。我們很高興與GE合作,對我們的現有3號和4號機組進行先進蒸汽通道升級,幫助我們改善資產性能,適應競爭日益激烈的發電市場。”揚州二電廠副總工程師龔峻表示。我組團隊自行查詢資料了解到,GE是老牌的蒸汽發電設備提供商之一。早在19世紀末,GE就成立了蒸汽發電事業部。在2015年整合阿爾斯通發電與電網業務后,GE跨OEM服務能力得以加強,可以為90多個OEM廠商的設備進行維護升級。僅先進蒸汽通道升級一項,GE就已在全球積累了1300余個機組的成功案例,其中25%為非GE設備。4另外,此次改造不僅為減排做出貢獻。考慮到電網調度是按照機組的能耗指標的高低實行優先調度的,揚州二電廠的總發電量和盈利能力也將有所改善,整個改造預計四到五年即可收回成本。
(三)改良后電力產出的清潔低碳性:團隊成員通過交流了解到揚州二電廠已經完成全省首批實施的示范工程的一期1號機組超低排放改造項目,當前運行穩定、質量可靠,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優于省示范工程標準。作為全省首批老機組提參數改造工程,二期3號機組升級改造工程專家論證會也將舉行。此外,建設兩臺100萬千瓦超超臨界高效機組的三期工程,已通過省發改委組織的優選評審。該工程的成功落地,揚州二電廠就擁有了躋身“國際一流火電廠、綠色環保示范企業”的關鍵砝碼。老設備改造升級,“上大壓小”布局推進,新工程高起點定位……作為江蘇省電力生產的代表性企業,揚州二電廠一手抓經濟穩定增長,一手抓社會效益提升。用公司副總經理柳扣林的話說,“三期工程建成后,我們的生產能力將有質的提升,而污染物排放總量則不增反降。作為省屬國有能源企業,在揚州二電人的發展邏輯中,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改善,需要越來越多電力能源的支持,但綠水青山比金山銀山更為重要。
三.總結
揚州二電廠現有4臺63萬千瓦燃煤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252萬千瓦。多年來,年發電量保持在150億千瓦時左右,為全省乃至華東地區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提供了重要的能源支持。與此同時,這家公司的節能環保、綠色生產也領先同行:二氧化硫排放濃度控制在20mg/m3以內,氮氧化物排放濃度不超過40mg/m3,煙塵排放水平低于3mg/m3標準。統計顯示,自該公司4臺機組完成脫硫、脫硝改造、#1機組超低排放改造投運以來,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硫7.2萬噸、減排氮氧化物2萬噸、減排煙塵0.2萬噸。另外,粉煤灰等固態廢棄物不僅“零排放”,還全部綜合利用,成為地方循環經濟發展重要一環。 圖為團隊成員在工作人員帶領下學習冷凝設備。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劉毅涵 供圖四、實踐總結團隊成員調查到,在“雙碳”背景下,揚州第二發電廠運用多種煤電設備機構優化升級等方式,實現了整體的產業改革,引領了一次在發電環保與增值技術領域上的創新。“同步開展大容量火電機組靈活性調峰可行性研究,實現燃煤機組的快速、深度變負荷控制和燃煤機組的彈性運行控制。”這是電力系統為適應當前和未來新能源電力規模化接入電網對燃煤機組提出的更高要求。在全國打響‘藍天保衛戰’,電力交易市場化的背景下,煤電機組更應通過技術改造,提升環境與經濟效益,增強在市場上的競爭力。而對于揚州二電廠來說,只是國內龐大煤電的一個樣本,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的煤電機組進行升級改造,支撐其在新的能源形勢下仍然具備競爭力,發揮公司在人才、技術、設備和管理上的獨特優勢,精心組織、誠信履約,高標準、嚴要求地將該項目打造成為質量過硬、社會效應和經濟效應俱佳的精品工程,以實際行動打造公司良好形象,如期兌現對業主的承諾。清潔能源發電,是世界電力發展大勢。當下,揚州二電廠人正以“科技先鋒”的姿態迎接新能源時代的到來。
時間:2023-08-23 作者:baizhitianqing 來源:[1] 饒宏,韓豐,陳政,等.我國電力安全供應保障策略研究[J].中國工程科學,2023,25(2):100-110.[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