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隴香”創立于清代光緒十八年(公元1892年),作為安慶市傳承中式糕點的百年老字號,是迎江區首批非遺代表性項目。7月26日,池州學院赴安慶探尋“仁義禮信”實踐團前往安慶市迎江區48號電商文化園,尋訪麥隴香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了解中式糕點的制作及發展情況,探尋百年老字號老味道中的“新風味”。
據了解,“麥隴香”一名取自宋代詩人蘇東坡《南園》中的詩句:“春疇雨過羅紈膩,麥隴風來餅餌香”,其店以生產蘇廣風味的糕點為主,有著深厚的歷史飲食文化底蘊,曾多次獲得榮譽表彰。
雞蛋糕、綠豆糕、墨子酥是麥隴香出名糕點。“我們家店的雞蛋糕、綠豆糕和別的地方口味不一樣,不僅是純手工制作,糕點用的原料都是本地產土雞蛋和麻油。”麥隴香廠長張文海,也是麥隴香糕點制作非遺傳承人,他告訴實踐團成員在這個機械化生產的時代,本店糕點一直堅持純手工制作,這是百年傳統,用機器做工便失了傳統、失了老味道。如墨子酥的制作,它是以黑芝麻為主料,需經過清洗、烘炒、研磨、配料等19道工序才能制成。其中芝麻有講究,粒雖小但出油率高,以灶火鐵鍋反復翻炒,大石磨手工研磨,這樣才能保存芝麻原本香醇,關鍵工序的把握還需長期實踐積累經驗,這是機器不能取代的。
據廠長張文海介紹,從他當學徒開始至今已有40余年的時間,一直堅守傳承傳統手工技藝和企業老字號文化,其中這些技藝都是通過“師傅帶徒弟”的方式代代相傳。“一塊小小的糕點中蘊含的是傳承人的堅持,是幾十年如一日的工匠精神啊。”實踐團成員在聽完張廠長的講述后感嘆道。
在堅守中華老字號的百年口碑的同時,麥隴香在產品種類和銷售渠道上煥發“新顏值”和新活力。麥隴香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人事主管潘雅娟帶領實踐團成員參觀了電商園店鋪和公司綜合辦公樓,在店鋪陳列的產品中可以看到麥隴香不只拘泥于傳統糕點,而是在口味和種類上與時俱進,不斷開發新產品,以滿足不同層次消費群體的需求,在產品包裝上也頗具中國元素的巧思,抓住消費者的眼球。同時,麥隴香發展電商,通過布局“互聯網”拓寬銷售渠道,利用短視頻媒體平臺進行宣傳,提高百年老字號知名度,讓“麥隴香”走進千家萬戶,讓越來越多的人感受到中華傳統美食文化的魅力。
通過本次實踐調研,實踐團成員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對中華傳統糕點的發展有了更深的了解。在這個快速年輕化的市場中,年輕品牌層出不窮,傳播方式也越來越多樣化,非遺的傳承與創新仍有不少挑戰,作為新時代大學生應增強對傳承和保護傳統文化的意識和能力,努力讓“非遺”不被“遺忘”,讓百年老字號越老越“有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