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園學子三下鄉:筑生態文明,繪山水宏圖
曲園學子三下鄉:筑生態文明,繪山水宏圖
( 8月1日電 通訊員 張嘉馨)為深入社會、了解國情、在鍛煉的過程中自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鞏固鄉村建設成果,共建共享美麗家園的良好局面,深入走進百姓生活、聆聽村民的心聲,改善鄉村人居環境,充分貫徹綠色發展理念。曲阜師范大學地理與旅游學院“紅色拾光”社會實踐隊于2023年6月26日前往日照市臥龍山街道后官莊村開展了本次“青山綠水藍天,共創生態文明”的社會實踐活動。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國家的發展力度也隨農村開始傾斜,但是隨之而來的環境問題也日益嚴重,這也必將對我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造成巨大的危害。農村經濟、社會、環境的協調發展對建設和諧社會以及社會主義新農村有著重要意義。而“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保護環境,才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美好愿景,才可搭建留得住鄉愁的精神原鄉。
曲阜師范大學地理與旅游學院“紅色拾光”社會實踐隊組成“問民情、解民意、知民心”的綜合實踐服務團。旨在通過對學校周邊鄉村環境問題進行調研,共促鄉村生態文明建設。實踐隊成員對本次實踐活動做了充分的準備工作,精心設計調查問卷內容及環保宣傳單。深入觀察了農村環境現狀,并展開討論以求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幫助改善環境問題。通過與當地村民進行交流,我們了解到,雖然后官莊村每天都有專門的垃圾車到每家每戶進行垃圾清理回收工作,鄉村衛生環境得到了相對保障,但依然存在有一些問題,比如:道路打掃不徹底,有紙屑、冰棍包裝袋,道路中央積水未及時處理等。針對該種現象,“紅色拾光”社會實踐隊也開展了了相應實踐活動,為環境保護、建設美好鄉村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曲阜師范大學地理與旅游學院“紅色拾光”社會實踐隊主要活動有:對周邊農村日照市臥龍山街道后官莊村的衛生環境進行調研、義務環保宣傳、訪談村民等。實踐隊成員不僅向村民們宣傳了節電常識、環保等知識,也通過采訪而對農村環境問題有了深入的了解,同時隊員們也細心發現了深層次的問題并展開熱烈討論,對農村孩子的上學問題、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平衡問題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與看法。我們不僅僅在口頭上對村民進行宣傳,同時也進行了親身實踐,以自身力量助力美好鄉村建設,我們對路邊的野草進行了修剪,同時也把路邊的垃圾打掃干凈。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良好的生存環境,美好的家園,是我們共同的期盼,也是我們共同奮斗的目標。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環境問題是關乎民生的重要問題,提升綠水青山的“顏值”,做大金山銀山的“價值”,更是離不開廣大群眾的參與。而建設生態文明,需我們勠力同心、久久為功的社會合力。
只有守得住青山,才會有金山銀山。推動高質量發展不能走老路,而要將生態優勢變成經濟優勢,在發展中保護生態環境,以良好生態環境助力可持續發展。聚焦重點、精準發力、形成合力,用實際行動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充分發揮生態環境的優勢,因地制宜地選好發展產業,有利于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同步提升。
本次社會實踐活動在幫助村民們進一步了解生態振興、培養綠色發展理念的同時,也提高了社會實踐隊隊員的綜合素質。社會實踐隊隊員們感受到了身上的責任,積累了寶貴的經驗,體會到了社會實踐的不易。更充分感受到了人民群眾的質樸,城鄉風貌的改善和美麗的山水田園風光,極大的鼓舞了實踐隊員投身于鄉村生態文明建設中,懂得唯有將綠色觀念、綠色行動融入日常生活、化為自覺行動,美麗中國才會碧波蕩漾、草木青青,譜寫下“萬里江山恣意開”的生態華章!綠色觀念應成為社會共識,綠色生活應成為社會常態。讓草木滋長,讓鳥獸翱翔,讓我們共同繪出山水宏圖!
時間:2023-08-17 作者:愛開大學生 來源:愛開大學生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