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日的暖陽下,曲阜師范大學管理學院的一支實踐隊伍——“云舒華章實踐隊”,踏上了探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旅。實踐隊成員帶著對歷史的敬畏、對文化的熱愛,深入博物館、歷史古跡、傳統工藝作坊等地,親身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與獨特魅力,深入了解黨和國家新時代以來文化建設的豐碩成果以及文化傳承創新的顯著成效。
一、走進博物館,探尋非遺之魂
實踐隊的第一站是曲阜市博物館。這座承載著厚重歷史與文化的殿堂,如同一位沉默的智者,靜靜地訴說著過往的故事。在博物館內,隊員們被一件件精美的文物深深吸引,它們或古樸典雅,或精致細膩,無一不彰顯著古代匠人的智慧與匠心。在非遺展區,隊員們更是被那些瀕臨失傳的傳統技藝所震撼。曲阜剪紙,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和精湛的技藝,展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與創造力。每一幅剪紙作品,都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深厚的情感寄托,讓人不禁為之動容。而曲阜魯錦,則以其色彩斑斕、圖案精美而著稱,它是山東民間織錦的杰出代表,承載著齊魯大地的風土人情和民俗傳統。隊員們通過近距離觀察、聆聽講解員的介紹,深刻感受到了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和價值,意識到這些非遺不僅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更是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橋梁,是民族精神的生動體現。

二、探訪歷史古跡,感悟文化傳承
離開博物館后,實踐隊又來到了曲阜的三孔(孔府、孔廟、孔林)等歷史古跡。這些古跡不僅是儒家文化的發源地,也是中國古代文化的重要載體。隊員們漫步在古老的街道上,仿佛穿越時空,回到了那個文風鼎盛的時代。在孔廟,實踐隊被那莊嚴肅穆的氛圍所感染。隊員們肅立在大成殿前,聆聽導游講述孔子的生平事跡和思想精髓。孔子,這位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仁愛”、“禮治”等思想,至今仍深深影響著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隊員們深刻感受到,儒家文化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其傳承與發揚,對于構建和諧社會、推動社會進步具有重要意義
三、走進傳統工藝作坊,體驗民俗之韻
為了更深入地了解非遺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實踐隊還走進了曲阜當地的傳統工藝作坊。在這里,實踐隊隊員們親眼見證了曲阜楷雕、尼山硯等非遺技藝的制作過程。曲阜楷雕,以其精湛的雕刻技藝和獨特的藝術風格而聞名。在作坊里,隊員們看到匠人們用靈巧的雙手,將一塊塊看似普通的木頭,雕刻成栩栩如生的藝術品。這些作品不僅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更蘊含著匠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的追求。而尼山硯,則是曲阜的另一張文化名片。它以尼山石為原料,經過精心雕琢,成為一方方質地細膩、色澤溫潤的硯臺。隊員們親手觸摸著這些硯臺,感受著它們傳遞出的歷史溫度和文化底蘊。在作坊里,隊員們還與匠人們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實踐隊了解到,這些傳統技藝之所以能夠流傳至今,離不開匠人們的堅守與創新。匠人們不僅保留了傳統技藝的精髓,還不斷融入新的元素和創意,使這些傳統技藝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四、記憶沿襲,遺產宣傳
實踐隊深知,非遺文化的傳承與保護,離不開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因此,隊員們在探訪過程中,積極宣傳非遺文化的價值和意義,呼吁更多人關注和參與到非遺文化的保護中來。在曲阜的文化長廊和名人故居,隊員們通過設置展板、發放宣傳冊等方式,向市民和游客普及非遺文化的相關知識。實踐隊隊員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傳遞著對非遺文化的熱愛和尊重。同時,實踐隊還利用社交媒體等新媒體平臺,將探訪過程中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悟分享給更多的人。實踐隊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更多人了解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和價值,激發更多人對非遺文化的興趣和熱情。
五、結語:云舒華章,傳承不息
經過這次寒假社會實踐,曲阜師范大學管理學院“云舒華章實踐隊”的隊員們深刻感受到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與獨特魅力,意識到非遺文化不僅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更是民族精神未來,實踐隊的隊員們將繼續關注非遺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積極參與到非遺文化的保護中來。實踐隊相信,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非遺文化一定能夠得到有效保護和傳承,成為中華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云舒華章,傳承不息,讓我們攜手共進,共同書寫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