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隴援西”實踐報告——洮水保護續新征
為進一步了解甘肅省卓尼縣洮河地區生態環境的特點和保護措施,7月7日上午,山東理工大學材料學院“赴隴援西”暑期社會實踐團調研小隊決定前往甘肅洮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中心車巴保護站并向當地的負責人了解洮水自然保護區的歷史與保護。
負責人向調研小隊進行了親切的問候,并從當地自然保護區的歷史、民生、政策、生物多樣性、自然災害等方面向調研小組進行了介紹。他強調,保護站要全面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提升資源管護技防水平。從中調研小組了解到自然保護區經歷了從采伐開發變成治理修復最終到現在保護為主的方案,充分利用綠色林區的特點,結合氣候條件,建立當地保護制度,實行林長制度,使曾經被亂砍濫伐嚴重的自然保護區在當地的負責人地領導和宣傳教育下逐漸變好,形成了漢藏交融、具有藏族特色的保護政策。
在負責人的講解下,我們還了解到當地有非常多的野生動植物,例如野豬、野生梅花鹿、狼、野雞,麻雞等,隨著經濟的發展以及在護林員的辛勤努力下,當地人民逐漸意識到對自然保護的重要性,當地的野生動植物也越來越多,生態環境保護越來越到位。
通過本次調研,調研小隊既看到了日趨完善的基礎設施、逐漸變美的生態環境,但同時也看到了鄉村治理方面的美中不足和劣勢短板,發現繁榮的景象背后,依然有難以突破的瓶頸和亟待解決的難題,振興綠色鄉村依然任重而道遠。
此次對洮水自然保護區的調研活動,將支教與調研有機聯系,共同推進“赴隴援西”社會實踐團發展,為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縣注入大學生三下鄉的新鮮活力。
時間:2022-07-08 作者:王德強 來源:王德強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