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理工學子三下鄉:酷暑中的純潔若雪
教師,是一個圣潔的字眼,三尺講臺,天下桃李,執書卷護中華萬頃未來無疆。應學校實踐要求,我們成立了山東理工大學“愛之傳承”實踐團,前往山東省德州市武城縣四女寺鎮明德小學展開支教活動。
實踐之對于我們而言,乃是磨礪,是七月酷暑下的汗水淋漓,是每天備課的加班加點,但是,我們收獲的是講臺下一雙雙充斥著澄澈夢想的眼睛,學生尚且處于懵懂的年紀,我們所需要做的便是要將我們所要講解的貫徹落實,保證每一個孩子都能夠在課上有所收獲。和共事的實踐團隊員一起,每天分享著班級里發生的趣事。
每當我坐在教室一角批著孩子們的作業的時候,我抬頭就會看到教室前面的講臺,三尺講臺,卻也是一種難以達到的高度。坐在下面的我,就像是一個虔誠的信徒,對那三尺講臺和講桌,有一種敬畏和尊崇的感情。
畢竟我國是個崇尚師德的國家,大概也就是這樣,我在自己的心里,早就已經埋藏下了“要做一個好老師”的潛意識。
站上這講臺,面前就已經是一群不知未來如何的孩子,一群祖國的花朵,一群你曾經走過的回憶,一片雪染般的純真的孩子。這也是一份責任,沒有什么是比把一群孩子的未來放在自己肩上更重的擔子。我可以大膽的,毫不隱晦地說,我緊張,我害怕,我有壓力,我怕他們不接受我,我怕他們不聽我話,我怕,我教不好他們。
我并不希望我的課像是冰窖一樣生冷,更不希望因為他們對老師的畏懼把自己的世界的門關上,把自己禁錮在自己的世界里,所以我的第一節課的介紹就是告訴他們:不要怕我,我不會揍你們更不會給你們擺老師的架子,所以你們可以大膽地在我的課上綻放出嶄新的自我。
不過,也許我錯了。
他們還是一群孩子,他們根本不明白什么叫做約束,根本不知道我的目的是什么,他們的想法還很天真很簡單,只會覺得玩就是玩,不會考慮其后面的含義。所以,我那句不會擺架子不會揍他們的話,就像是我自己給自己加上的鐐銬,絆住了我自己約束他們的能力。
我生氣,我也發火,我讓他們罰站我甚至撕掉了他們寫的像鬼畫符一樣的筆記,這個時候的我,也很迷茫,我是不是太過嚴苛?我是否還是一個好老師?我是否脫離了我的初心?可是,當我看到他們的字得到改善,紀律和課堂效率都有了提高,我的心里還是安穩了。我知道我的行為其實已經是在打擦邊球,本來,就像是天才和瘋子是一線之隔一樣,走對路和走錯路也許是一樣的走法,只不過也是那么一線之隔。我手心攥著一把汗,咬著牙盡自己的全力把他們往這條瀕臨危險而又正確的路上推著。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我尚且還保持著清晰的邏輯思維,所以,我重重地走下一步,然后再走一步。
當孩子們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時,我不禁也想到了自己的那個年齡,也是對所有的事充斥著好奇,而現在看他們的問題,卻也是幼稚的,這也是我曾經問過的問題,這也是我曾經有過的幼稚。幼小稚嫩的心,塞了一把問題,藏在糖果做成的童話城堡里,坐落在一個像冰雪一樣清透潔白的純潔世界里面。我們這些總是自詡為大人的人們,每天都為了生計還有享受匆忙生活,卻忘了,自己年幼的時候,也是無憂無慮的,也是對凡事充滿著新鮮感的。可是,又是什么,讓我們的心,浮上了一層塵埃?那純白的心靈里的依賴和缺少自制力,就像是雪里的塵埃,而我們已經純粹簡單到三點一線:家,工作崗位,飯局的日常,卻像是黑暗里的潔白,都不如那些雪里面的塵埃干凈。
我更愿,雪里塵埃,蒙蓋黑暗的潔白。每個孩子都是雪一般純潔的存在,我從來不把他們當成小孩子,我不覺得他們和自己有什么太大的差距,我在上課的時候,同樣也會犯錯,他們也會包容我的錯誤,會說:“沒事的,老師也是會出錯的,改過來就好了。”這種再簡單不過的寬容的道理,分明是我們這些大人教給他們的,可是,我們又為什么忘了?我總覺得,我才是那個被上課的人,我所教的,不過是書本上的知識,但是,他們帶給我的,卻是雪一般純潔心靈的滌凈。
時間:2022-07-17 作者:梁云斌 來源:山東理工大學“愛之傳承”實踐團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