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臨朐美如畫,生態旅游迎游客
8月初,驕陽引路,白云同行,我懷著熱血又澎湃的心情,與山東理工大學“E行朐邑”實踐團成員共同駛向了這個具有“靈氣所鐘,山水臨朐”美稱的城市——山東省濰坊市臨朐縣。
此次實踐首站,我們乘車繞蜿蜒曲折的環山公路來到海拔876米的云端之城——淹子嶺村。處在半山腰位置,可以看到鄰山山頂,然而行至淹子嶺村頂端時,大部分山體被迷霧遮擋住,一行人仿佛置身于迷霧仙境,與寇準同處于“回首白云低”的畫框之中,向下望去,山與村形成一個整體,宛如一幅流動的畫,感受到“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那般唯美。除去了山腳下的悶熱,在此刻只有片片涼風由四面八方向我們襲來,撫平了夏日的浮躁,留下的惟有遠離城市喧囂的寧靜與怡人。
立于玻璃橋上,俯瞰淹子嶺全貌,嵩山管委會發展服務中心韓真主任介紹到,昔日山高路難走的小山村,在政府,村支部等多方力量有效協同之下,將原先的荒山打造成房車露營地,搖身一變成了旅游勝地。淹子嶺村,是典型,更是鏡子,是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兩山理論”的生動實踐地,折射出的是沂蒙老區新樣板求生存、求發展、求振興的奮斗歷程。如今的淹子嶺,積極響應鄉村振興戰略,正以全新的姿態迎接來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圖為韓主任向團隊成員進行講解。
下一站我們來到小黃谷村,這里谷深林幽、溪流潺潺,空氣清新、景色宜人,原始風貌猶存。通過認真傾聽韓主任的詳細講述,我們了解到,小黃谷村的優勢在生態,發展潛力也在生態。本村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大力發揮自然風景資源優勢,活靈活現的石頭畫、四季流淌的山澗泉水,形成了村在景中,人在畫中的美麗畫卷。這樣的小黃谷村,積極推進閑置農房盤活利用,著力打造寫生創作基地,吸引了許多畫者前來采風寫生,眾多知名畫家建立工作室,成為了小有名氣的“畫家村”。在寫生產業帶動下,在外優秀人才回鄉建成集餐飲、民宿、會議中心為一體的“藝家客棧”,可以同時滿足家庭式旅游觀光,書畫、攝影愛好者聚集,企業精英交流,老師、學生采風寫生等多種需求,為偏遠的小山村帶來了人流,豐富了旅游業態。
圖為韓主任向團隊成員介紹小黃谷村情況。
“人生萬事須自為,跬步江山即寥廓。”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追求進步,是青年最寶貴的特質,也是黨和人民最殷切的希望。”大學里第二次參加暑期社會實踐,不同的是此次作為隊長帶隊,相同的是一直秉承“我們永遠在路上”的理念,將身子和腳步扎進實踐地向前輩們虛心請教學習。這次社會實踐與去年相比,有了更多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也有了更多更新的認識,我有了更多的底氣和能量,不再放不開手腳,我更有了規劃,盡力讓事情井井有條。我用心地去感受,去學習,我更加明白了社會實踐對我們而言的意義。新時代的號角已經吹響,新的征程已經揚帆起航,我們,一直在路上,腳踏實地,步履堅定,鏗鏘有力……

圖為團隊成員在小黃谷村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