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2日到2024年7月14日“溯記憶,行使命”實踐團踏上了一場深入探索沉香之旅,穿梭于多個關鍵地標之間,先是沉浸于沉香博物館的深邃歷史底蘊之中,感受那份跨越時空的文化傳承,而后實踐團踏入喜香堂一代綠奇楠苗基地,親眼見證了沉香幼苗在陽光雨露下的茁壯成長,感受到了產業新生力量的蓬勃生機。了解了沉香的歷史和種植后,實踐團的腳步來到了沙垌一條街和九州沉香城,沙垌一條街和九州沉香城作為沉香產業的集散地,展現出一派熱鬧非凡的繁榮景象,店鋪林立,香氣四溢,讓人仿佛置身于沉香的海洋。在沙垌一條街和九州沉香城,實踐團在深入研究沉香的歷史文化及種植技術之后,實踐團接著前往了沙垌一條街以及九州沉香城。作為沉香產業的樞紐,這兩個地方呈現出充滿活力的繁榮景象。通過實地考察這些地點實踐團成員們也親身體會到了沉香在推動當地經濟文化發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沉香博物館:歷史與文化的傳承
圖為隊員們正深入了解沉香的歷史文化 通訊員李貞瑩供圖
為了更進一步了解沉香的歷史,實踐團首站探訪了沉香博物館,這里猶如一座沉香的寶庫,珍藏了無數珍稀的沉香藏品。博物館通過精心設計的展覽,引領實踐團的成員們穿梭于沉香文化的歷史長河。館內,一幅幅生動的歷史畫卷逐一呈現,詳盡闡述了沉香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崇高地位,以及它在醫療、文學、藝術等多領域的獨特貢獻。沉香博物館內還介紹了沉香的結香品異,沉香由于樹種、環境、微生菌以及樹木倒伏之處土壤性狀不同等原因,沉香便有了各種各樣不同的氣味變化,并因此被冠以不同的名稱。這些珍貴的展品不僅深刻展示了沉香文化的深厚底蘊,更激發了我們對這一古老而神秘文化的濃厚興趣與傳承熱情。
喜香堂一代綠奇楠苗基地:奇楠木的培育
圖為種植園負責人朱嘉麗向實踐團介紹黑油霸母樹 通訊員李貞瑩供圖
實踐團為了更加了解沉香生產全過程,前往了喜香堂一代綠奇楠苗基地。基地負責人朱嘉麗女士熱情地接待了實踐團,并親自為實踐團詳細介紹了綠奇楠苗的培育過程和技術要點。從選種、育苗到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等各個環節,朱嘉麗女士都講解得細致入微、條理清晰。她強調,喜香堂一直致力于科技創新與綠色發展,通過引進先進技術和科學管理手段,不斷提升綠奇楠苗的品質與產量,為沉香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為了更加直觀地了解嫁接技術,實踐團成員們還親自走進了種植園。在經驗豐富的工人師傅指導下,學習了嫁接技術的具體操作步驟和注意事項。在此過程中,實踐團深刻體會到種植園工人們的艱辛與不易。烈日下的汗水,是他們對這片土地最真摯的告白。作為大學生實踐團的我們,深感肩上的責任重大。實踐團能將所學知識轉化為實際行動,為這些默默耕耘的工人們提供更多幫助與支持。
沙垌一條街:沉香產業的集散地
圖為沙垌村村委會副主任、團支部書記蔡明忠向實踐團成員介紹沉香制品 通訊員金子琪供圖
近日,實踐團探訪茂名電白沙垌街,深入體驗沉香文化魅力。古韻商鋪與現代作坊交織,沉香香氣彌漫,展現傳統與現代融合之美。匠人精湛技藝,將深山木材雕琢成藝術品,令人嘆為觀止。揭示了沉香文化的深厚底蘊與市場潛力。他們對產業的熱愛與執著,感染著每一位實踐團成員。此行不僅促進了文化交流,更激發了對沉香文化傳承與創新的思考。實踐團通過鏡頭與文字,將沙垌街的沉香故事帶向世界,為當地文化注入新活力。
九州沉香城:電商與實體的融合 “溯記憶,行使命”實踐團走進九州沉香城,一股濃郁的香氣撲鼻而來,讓人瞬間陶醉其中。各式各樣的沉香制品琳瑯滿目,從手串、佛珠到擺件、香爐,每一件作品都散發著獨特的魅力與韻味。在九州沉香城,實踐團成員們不僅領略到了沉香文化的博大精深,更感受到了沉香產業所帶來的巨大經濟效益與社會價值。九州沉香城不僅是一個銷售市場,更是一個文化的交流平臺與夢想的孵化器。這里匯聚了無數熱愛沉香文化的人士,他們懷揣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共同書寫著沉香產業的輝煌篇章。在未來的日子里,九州沉香城將繼續發揮其獨特的優勢與魅力,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這個充滿希望的行業中來。
結語綜上所述,茂名電白觀珠鎮的沉香之旅不僅是對古老沉香文化的一次致敬,也是對其在現代社會中生存與發展現狀的深入洞察。實踐團通過深入調研與宣傳,不僅提升了沉香文化的知名度,還促進了沉香產業的多元化發展。從種植到加工,再到文化創意與旅游觀光,實踐團為沉香產業注入了新的活力,助力鄉村振興。總體而言,實踐團的到來加速了觀珠沉香品牌的塑造,推動了當地經濟的增長,為觀珠沉香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貢獻了重要力量。展望未來,“溯記憶,行使命”實踐團將深耕“三下鄉”活動,聚焦沉香產業,持續推動其繁榮發展。以科技為媒介,搭建起城市與鄉村的橋梁,讓更多人領略到沉香文化的獨特魅力,感受農村的自然風光與人文底蘊。采用新的直播形式,將展示沉香從種植到加工的每一個環節,講述背后的故事與技藝傳承,讓沉香這一古老的文化符號在現代社會中煥發新生。為鄉村經濟注入新的活力,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