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怕老,地球人都知道。女人扮嫩,也就天經地義。
幾年前,我家兒子還愿意陪我逛街的時候,專柜導購一叫我阿姨,他就生氣。他一邊拿衛生球眼睛白他們,一邊用變聲期的嗓子惡狠狠地說:“什么眼神啊!怎么叫阿姨呢?”我搭著他的肩膀笑:“你說我身邊站著個一米八幾的兒子,人家不叫我阿姨,難道還叫我姐姐不成?”
我家樓下有個3歲小男孩,喜歡各種搞怪,我也經常以逗他玩為樂。他一般都叫我阿姨,但有段時間卻很怪異,見面就喊我奶奶。看我答應得脆生生的樣子,他的親奶奶表情卻總是異常尷尬。我家兒子聽了又生氣,趁他奶奶不在場,抓著小男孩的胳膊,指著我,扮著鬼臉警告道:“小鬼頭,以后見她,要叫姐姐,明白不?”我一下沒忍住,差點笑岔氣:“他叫我姐姐,那叫你什么?”兒子把輩分一排,明白過來了:“對哦,如果他叫我叔叔,那叫你奶奶也正常!”
和兒子逛街的時候,他自以為眼光不俗,拉著我滿商場轉,最后總是停留在少女裝前,指著那些粉嫩粉綠粉紅粉紫的蕾絲上衣、雪紡裙或者棉麻衣褲說:“這個好看,真好看,買吧!”我這類白吃飯不長肉的老女人還真能將自己套進少女裝里去,為了不打擊兒子讓娘扮嫩的一片好心,我有次還真的咬牙買下了一件造型不算太夸張的水藍色襯衫和一條簡單的白色中褲,心想這套衣服至少可以在周末穿著去散步,不至于淪落到掛在衣柜里當擺設的地步。
不過悲催的事情還是發生了。那天就是穿著這套衣服和老公挎著胳膊去超市,兩人并肩站在自動扶梯上。估計擋住了后人的道,有位大媽在后面直嚷嚷:“小妹妹讓一讓,讓一讓。”我側身讓過,大媽回頭看我一眼,再回頭又看我一眼,嘴里嘟囔著快步往前走:“身材真好啊,背后看看嘛,真以為是父女倆!”我和老公面面相覷,這是表揚呢還是批評呢?反正我是當批評聽了,從此老公也開始調侃地叫我為他的“后備女兒”!
女人怕老扮嫩無罪,但扮嫩的風險系數無處不在。相對我來說,不如一貫的裝老來得更安全,不時地還可以聽到更多表揚你年輕之類的好話,比如說:“你身材真好,穿什么衣服都好看。”其實不是我身材真的好,是硬挺的正裝將我的身材掩飾了起來。比如說:“你這么年輕,像小姑娘似的,干嗎穿那么老氣啊?”其實不是我真的年輕,是和身上的衣服比,我相對年輕而已。
我的學生結婚生子了,我開心地在QQ群里吼:“我當外婆了!”學生們集體跳出來回吼:“世上哪有您這么年輕的外婆啊?您都可以去申請最年輕外婆的吉尼斯紀錄了!”其實我心里明鏡似的,咱這年齡當二十回外婆都可以了。
女人到了一定年齡,想要聽到更多表揚你年輕之類讓你聽了開懷一笑的話,扮嫩其實真的不如裝老有效。
向孩子學情商
女兒3歲多。她不高興了就會大聲地哭,高興了就會開心地笑。想想我自己,每天臉上像掛著面具,痛苦時禁錮著每滴眼淚,告訴自己要堅強,得意了裝作平靜,心里告誡自己不要忘形。
女兒不小心把蘋果掉到地上,她連忙撿起來,用小手拍著說:“蘋果不哭,摔疼了嗎?”而我,早沒有那個敏感細膩的心靈了。
一根棒棒糖、一串肥皂泡,可以給女兒帶來一整天的歡笑,孩子是那么容易滿足。而我,可以幾天臉上都不見舒心的笑容,整天想著怎樣掙更多的錢。
女兒喜歡大自然,喜歡花鳥蟲魚,喜歡草木河山,常讓我領著她去玩,常沉醉不知歸路。而我,每天忙得身心疲憊,不知道該去消遣消遣,享受生活,更少有俯拾皆是的歡樂。
女兒在社區里見到小伙伴就能跟人家玩成一塊兒,還熱情地邀請小朋友去我家玩。而我,和左鄰右舍相居多年,竟然互不相識——成人的戒心總是這么沉重。
女兒喜歡附近超市門前的搖搖車,不讓她去就哭鬧,每天下午都要去玩一會兒。想來自己也曾發誓堅持每天寫一篇文章,后來就“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對愛好沒有一點執著之心。
女兒由奶奶照料比較多,我問女兒跟誰最親,她說跟奶奶,還不忘當眾親奶奶一口。我很慚愧,對于從小養我長大的母親,我很少那么直接地表達愛意,甚至一個擁抱都沒有。
孩子的心是純真透明的,充滿真性情。向孩子學學吧,讓心靈多一分快樂,讓生活少一點俗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