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入構建“三全育人”工作體系,推進家校協同育人工作機制。8月13日,河北工業大學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學院舉行“家校攜手建橋梁,獻禮百廿譜華章”主題家長開放日暨座談會活動。學院黨委副書記兼副院長蘭天、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副主任侯向丹、人工智能系副主任劉洪普、學院學工辦主任兼團委書記張茜茜、智能控制系輔導員齊巧玲、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輔導員張亞蕾參加本次活動。
01
家長座談會
學院黨委副書記兼副院長蘭天介紹了學校學院的整體情況和人才培養情況,向家長朋友們展現了工大120年以來興工報國的使命與擔當。從師資隊伍、組織架構、重點重大項目、產教融合情況、科研平臺與團隊等多方面隊學院基本情況和特色工作情況進行了介紹,讓家長們充分了解到智能學院濃厚的教學氛圍和獨特的專業優勢。最后介紹了2022-2023年度畢業去向情況,在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學院學生畢業去向率依舊保持穩定,就業升學質量較高。
計算機系副主任侯向丹老師介紹計算機科學技術與物聯網專業情況。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注重算法能力的培養,從編程到AI,每個代碼背后都蘊含無限可能;物聯網工程注重底層硬件的培養,將萬物賦能,構筑智能世界脊梁。學院堅持“3+1”的培養模式,在培養學生專業技能的同時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養成。在侯向丹老師的詳細講解下,家長們對孩子專業概況和未來的發展方向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
人工智能系副主任劉洪普老師向家長和同學們分享了大學的專業學習方法。劉老師談到:“大學的課程設置是引導同學們“自底向上”的學習過程,通過學習基礎專業知識并不斷積累來最終提高實踐能力。而同學們想要真正的掌握專業技能,就要學會“自頂向下”的學習方法,積極進行實踐活動,由技能學習推導專業學習。”劉老師建議同學們要多參加學科競賽,拓展視野,改變傳統的思維方式,建立自己的大學學習體系。
學院學工辦主任兼團委書記張茜茜向家長們講解了創新創業相關的知識。張茜茜老師指出:時代呼喚創新,時代呼吁創業。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是緩解大學生就業形勢嚴峻性的有效途徑。學生通過創新創業活動對所學知識進行實踐應用,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核心競爭力。
智能控制系輔導員齊巧玲介紹了學院整體就業情況和就業舉措。學院有健全的就業服務體系,堅持大一到大四貫穿始終的就業引領工作,解決學生“懶就業、慢就業、不想就業”的問題。通過沙龍分享會、校企實踐培養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提前做好職業規劃。“齊老師職業規劃的分享讓我受益匪淺,作為家長我也會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支持孩子追求熱愛的事業,做好孩子職業路上的引路者。”一位家長感慨道。
計算機系輔導員張亞蕾跟家長朋友們分享了與學生進行溝通的技巧。孩子的成長需要家長的支持和鼓勵,青年人未來的發展需要同社會同國家的發展聯系在一起,家長需要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扮演好支持者、引導者和啟發者的角色,從情感、教育、社交等多方面為孩子提供幫助。
02
交流互動環節
家校合力,共育英才。在討論交流環節,學院老師與家長朋友就學生個人在校情況、未來職業規劃方向等方面展開討論,家長們積極表達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疑問,通過老師耐心的回答,家長們對孩子的理解進一步加強,對孩子們未來的規劃更加清晰。



03
河工校園游
“河”你一起游校園,在志愿者同學的帶領下,家長朋友們打卡了鐘樓、大學生活動中心、圖書館、3D打印趙州橋等特色景色。
“河”你一起相約百廿河工,在活動的最后家長們祝工大120周年生日快樂,表示了自己對工大衷心的祝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