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8日,山東理工大學青青小草社會實踐團來到了東營市黃河博物館,開展了一場意義非凡的實踐活動,深入了解黃河周邊文化及生態保護情況,探尋黃河文化的深厚底蘊與生態保護的重要意義。
黃河博物館內,豐富多樣的展品、詳實的史料以及生動的多媒體展示,全方位呈現了黃河文化的燦爛輝煌。實踐團成員漫步其中,依次參觀了各個展廳。在歷史文化展廳,他們了解到黃河作為中華民族母親河,在漫長歲月里孕育出的古老文明,從原始農耕的興起,到歷代王朝的興衰,黃河見證了無數的歷史變遷,成為連接中華民族精神的紐帶。

在生態保護展廳,團隊成員們通過一系列圖表、數據和實物展示,直觀感受到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曾經面臨的嚴峻挑戰,如水土流失、水污染、生態系統退化等問題。同時,他們也了解到近年來政府和社會各界在黃河生態保護方面付出的巨大努力與取得的顯著成效,包括實施的生態修復工程、水資源保護措施以及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等。這些舉措使得黃河水質逐漸改善,流域內的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修復,許多珍稀物種的數量也有所回升。

此次實踐活動不僅讓青青小草社會實踐團成員對黃河周邊文化及生態保護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激發了他們投身于文化傳承與生態保護事業的熱情。成員們紛紛表示,將以此次實踐為契機,把在博物館學到的知識運用到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積極宣傳黃河文化和生態保護理念,為守護母親河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未來,青青小草社會實踐團還將繼續開展一系列實踐活動,深入探索黃河流域的生態與文化,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注入青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