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留守兒童這一群體依舊在社會中占據著相當比例。據統計,截至2023年,農村留守兒童的數量達1550.56萬人。這些孩子因父母長期在外務工,往往面臨生活照料缺失、教育資源相對匱乏、心理情感需求難以滿足等多方面困境,急需社會各界的關懷與幫助 。
為了深入關注留守兒童的生活與內心世界,了解他們的真實處境,“曲阜師范大學永钚言棄”實踐隊于2025年1月27日至2月1日,在山東省臨沂市當地某村開展了關愛留守兒童幫教活動。此次活動由李老師牽線,實踐隊員與一位留守兒童深入交流,給予其學習與心理上的支持。
聯系學校,確定幫扶對象2025年1月27日,為避免突然到訪給孩子帶來心理壓力,實踐隊員通過社交媒體聯系到了李老師。隊員們向李老師詳細說明了此次實踐活動的目的,希望在李老師的介紹與幫助下,將社會的愛心傳遞給有需要的困難兒童。
在李老師的協助下,實踐隊員初步了解了一位同學的家庭狀況。該同學父母常年在外務工,日常由祖輩照料。這一情況引發了實踐隊員的高度關注,也讓此次幫教交流的方向逐漸清晰。
圖為實踐隊員與李老師合照。王子昊 供圖
精心籌備,傳遞溫暖力量通過與李老師的深入交談,實踐隊員得知該學生在學習和心理方面都有一定需求。為了給予切實有效的關懷,實踐隊員精心挑選了經典書籍《大衛·科波菲爾》作為禮物。書中主人公大衛·科波菲爾的成長之路布滿荊棘,經歷了童年苦難、親人離世、愛情波折等諸多挫折,卻始終懷揣著對生活的希望,勇敢前行。實踐隊員希望書中這種堅韌不拔、積極向上的成長元素,能夠深深感染這位同學。
同時,實踐隊員及時與學生家長取得聯系,將詳細的幫扶計劃告知對方,并確定了上門幫教的時間。此次上門幫教,不僅要通過面對面的輔導,幫助孩子解決學習上的難題,還要進行心理疏導,給予孩子情感上的支持。在此之前,實踐隊員還與該同學展開了初步交流,期望雙方能夠提前熟悉,為后續的幫教活動奠定良好基礎。
圖為實踐隊員贈書。王子昊 供圖
輔導課業,暢談人生感悟寒假來臨之際,實踐活動也步入最為關鍵的階段。實踐隊員提前從李老師那里獲取了該同學的日常學習情況、考試成績以及試卷分析等資料,并據此精準確定了幫教方向。在輔導過程中,面對數學復雜的公式和語文晦澀的閱讀理解,實踐隊員耐心細致地一步步引導,直至同學完全掌握。
課業輔導相對而言較為順利,而心理輔導則充滿挑戰。在多數人認知中,留守兒童作為弱勢群體,內心缺乏關愛。但這位同學卻展現出超乎想象的堅韌,這層看似堅強的“保護殼”,讓心理輔導工作難以迅速取得突破。實踐隊員只能采用最質樸的方法,通過一次次耐心的聊天談心,試圖走進他的內心世界。
“世界是什么樣的?”“愛是什么?”“什么能給人帶來安全感?”實踐隊員常與同學探討這類看似抽象、縹緲的問題。盡管對于孩子來說,這些問題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但這卻是深入了解他的最佳途徑。實踐隊員的初衷并非揭開孩子的傷疤,而是希望借此幫助他拓寬視野,引導他選擇一條正確的人生道路。
圖為實踐隊員在為留守兒童補課。王子昊 供圖
此次關愛留守兒童活動取得了圓滿成功,不僅鍛煉了實踐隊員的語言表達、社交溝通等能力,也是對他們專業素養的一次檢驗。實踐隊在此呼吁,希望社會各界能夠更加關注留守兒童教育問題,期待更多學校和社會力量踴躍加入到關愛留守兒童的行動中來,凝聚各方力量,共同為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