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西安交通大學“基層治理現代化研究”實踐團一行人到訪齊悅國際社區,開展為期一天的社區治理實踐調研活動。本次活動以“黨建引領下的智慧社區建設與民生服務創新為主題,通過座談交流、實地考察、資料研讀等形式,系統了解社區在基層治理中的實踐經驗。“循夢而行”實踐團作為社區長期合作的實踐團隊,全程參與陪聽學習,同步深化對社區治理模式的認知。
上午,調研座談會在齊悅國際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會議室舉行。社區黨委書記首先代表社區對西安交通大學實踐團的到訪表示歡迎,并圍繞“黨建引領+科技賦能+多元參與”的治理框架,系統介紹了社區的基本情況、組織架構及特色工作。據介紹,齊悅國際社區作為轄區內規模較大的綜合性社區,近年來通過搭建“15分鐘生活圈”服務體系,整合政務服務、物業服務、志愿服務等資源,實現了社區治理效能的顯著提升。

“循夢而行”實踐團成員全程參與座談,結合前期在社區開展實踐的親身體驗,對智慧平臺在實際運行中的細節進行觀察。團隊成員特別關注了社區在應對突發公共事件時的數字化響應機制,與自身參與的停電應急處置案例進行對比分析,形成了針對性的學習筆記。
在社區工作人員的引導下,兩支實踐團隊共同開展實地考察。首站來到社區智慧服務中心,現場觀摩了智能政務終端的操作流程,社區工作人員演示了居民通過人臉識別完成社保查詢、醫保繳費等事項的全過程,體現了“讓數據多跑路,讓居民少跑腿”的服務理念。西安交通大學實踐團成員對終端的功能模塊設計、數據更新頻率等技術細節進行了詳細詢問,并拍攝了操作界面用于后續研究。

隨后,實踐團成員們共同前往社區老年活動中心及托育服務點等,了解社區在應對人口老齡化及“一老一小”服務方面的實踐。在老年活動中心,實踐團成員觀察了適老化改造設施的配備情況,包括防滑地面、緊急呼叫按鈕、無障礙通道等;在托育服務點,重點了解了社區與第三方機構合作開展普惠托育的運營模式、收費標準及安全管理措施。
“循夢而行”實踐團成員在陪聽過程中,結合前期參與社區志愿服務的經歷,向西安交通大學實踐團補充介紹了各服務點位的日常運行數據,如老年餐日均供應量、托育點嬰幼兒照料人數等,為調研提供了更具體的實踐參考。
考察的最后一站是社區網格管理中心,社區網格員展示了“一格多員、一員多能”的工作機制,通過劃分8個基礎網格、配備24名專職網格員,實現了政策宣傳、矛盾調解、民生服務等工作的網格化覆蓋。西安交通大學實踐團成員對網格員考核機制、跨部門協同流程等內容進行了詳細記錄,為研究基層治理隊伍建設積累了第一手資料。
西安交通大學實踐團領隊表示,齊悅國際社區在智慧化建設與民生服務融合方面的實踐具有典型性,尤其是在平衡技術應用與人文關懷、整合多元治理主體資源等方面的經驗,對基層治理現代化研究具有重要參考價值。社區黨委書記則對兩支實踐團隊的專業素養表示肯定,認為高校實踐團隊的來訪為社區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考視角。
“循夢而行”實踐團在活動結束后召開了簡短的總結會,成員們結合一天的陪聽學習內容,梳理了社區治理中的可借鑒經驗。團隊負責人表示,通過與西安交通大學實踐團的同場學習,不僅深化了對社區治理復雜性的認識,更在調研方法、問題分析等方面獲得了啟發,為后續實踐活動的開展提供了新思路。
此次實踐交流活動,既是高校深入基層開展社會研究的具體舉措,也是社區與實踐團隊雙向賦能的生動體現。齊悅國際社區表示,將持續加強與高校的合作,通過實踐調研促進治理經驗的總結與推廣,為基層治理現代化貢獻更多實踐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