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鄉村振興之路 繪旅游發展宏圖中國青年網濰坊1月13日電(通訊員 唐嘉蔚)
鄉村旅游是鄉村振興的一個新的發展風向,旅游新業態也是有著旺盛生命力的新型發展模式。在鄉村振興大力發展的今天,鄉村旅游具有巨大的挖掘價值,值得深入研究,并得到廣泛應用。高端創意、科學規劃的旅游業是鄉村振興發展的關鍵。為了解相關產業發展并落實到發展實處,曲阜師范大學地理與旅游學院“入鄉求真”實踐隊于1月13日赴臨沂市沂南縣銅井鎮竹泉村進行走訪調研,學習促進鄉村全面振興與鄉村旅游可持續、健康發展的新途徑。
黨建執筆引領賦能,撬動鄉村旅游新引擎“十四五”旅游業發展規劃中明確指出,全面健康地發展鄉村旅游,打造經濟增長新引擎是現代旅游業發展的新目標。竹泉村正是響應國家“三農”政策號召而使自己的錢袋子“鼓起來”的先進代表。
實踐隊員到達竹泉村后,高老書記進行了熱情的接待,70多歲的老書記身子骨依然很硬朗,走路說話都是神采奕奕。在老書記的帶領和介紹下,實踐隊員們對竹泉村的基本情況有了大致的了解,“我們竹泉村原先是叫作‘泉上村’的,后來清朝給改了名字,像我們這邊的竹子,隨隨便便找出來也都是清朝的老竹子啦”,竹泉村存在歷史悠久,不僅有秀美的“桃花源”式風光,還有歷史的余韻幽香。“那些年國家發展政策的時候,那些老板們就看中了我們這兒了,給我們出錢修了路,還家家戶戶發了福利,最后我們的度假村終于建好了,旅客們每年都會來好多,我們的鄉親們也靠著游客們找到了工作,年輕的會用電子設備的去當了售票員,老年人也能擺個地攤賣個土特產”,旅游業的發展協同帶動了不同產業的興旺發展,鄉村振興產業不斷賦能。
在國家政策的號召下,竹泉村利用旅游引擎,發展碩果累累,至今先后獲得“山東省逍遙游、自駕游示范點”“國家 4A 級旅游景區”“國家級水利風景區”“中國鄉村旅游模范村”“中國十大最美鄉村”“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等榮譽稱號。2016 年,竹泉村被列入“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圖為高老書記帶領實踐隊員參觀竹泉村取得的成果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唐嘉蔚 攝
深入群眾了解民情,做好鄉村振興“調研員” 簡單了解竹泉村基本現狀后,實踐隊員深入村莊進行了實地采訪,在采訪過程中,實踐隊員注意到部分居民的房屋采用的是老式的石頭房,古色古香的灰色石磚用特殊的工藝壘成,既結實牢固又美觀耐用。而實踐隊員另一發現是,在年代久遠的石頭房旁邊,有現代的太陽能路燈,節能又環保,是“桃花源”式村落與現代的完美融合。
圖為石頭房和太陽能路燈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唐嘉蔚 攝
在和不同代際的居民交談中,實踐隊員得知,村莊的基礎設施趨于完善,在竹泉村售票處的張阿姨說:“現在村莊里面的設施越來越好了,像是綠化,我們景區這邊一直是很多,這些年像是環衛啦,下水道啦,還有醫務所,各種設施越來越好了。”
寒冬時節,居民們外出的并不多,但是還有居民在外面興致勃勃地下著棋,兩位爺爺對面的坐在一塊石板兩邊,悠閑地聊著天。實踐隊員從這兩位爺爺口中得知“村里富了,保障也好了,我們的生活越過越美了。”由于路上外出居民少,實踐隊員進行了入戶訪談,居民們非常熱情,有的邀請隊員們進屋喝茶,有的邀請隊員們品嘗他們新蒸出來的包子,還有賣橙子的居民愣是往實踐隊員手里塞了好幾個橙子……實踐隊員們在感動之余,深刻感受了竹泉村熱情淳樸的民情。
圖為實踐隊員正在采訪居民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呂晨旭 攝
樹高千尺源自根深,大廈巍峨靠的是地基牢固,經過實踐隊員探究,了解到竹泉村從“守著美景過苦日子”到“靠山吃山”“錢包袋子鼓起來”的現狀,離不開國家鄉村振興建設的發展和“三農”政策的影響,還有居民源于內心的善良純凈。“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在時代的號召下,實踐隊員會將所學真知化為行動,為鄉村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圖為曲阜師范大學“入鄉求真”實踐隊合影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車欣穎 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