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巢湖學院 “教育關愛團” 實踐團奔赴郎溪縣梅渚鎮,開展 “三下鄉” 實踐活動,以青春之力賦能鄉村教育與發展,書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圖一 團隊在支教地點前合影
培訓對接,筑牢實踐根基
7月1日 - 2日,實踐團在巢湖學院分會場參加大調研啟動儀式及集中培訓,學習調研方法、安全預案與電子問卷系統操作。隨后,團隊乘車前往郎溪縣梅渚鎮,與當地中心對接,實地考察教室、宿舍等場地,結合實際制定個性化支教課程表,為后續支教工作有序開展筑牢基礎。
圖二 團隊與當地政府對接
多元支教,點亮童年色彩
7月3日 - 5日,常態化支教拉開帷幕。上午,實踐團聚焦鄉村留守兒童學業薄弱點,開展語文閱讀理解、數學思維訓練、英語基礎語法等文化課輔導。下午,興趣拓展課程精彩紛呈,美術手工課上,學生繪制鄉村振興主題手抄報;音樂合唱課,紅色鄉村民謠在教室飄蕩。
圖三 志愿者開展支教活動
總結反饋,共探發展路徑
7月6日,支教進入總結與銜接階段。反饋支教中發現的師資短缺、留守兒童心理關懷不足等教育痛點,同步分享鄉村留守兒童調研資源,凝聚多方力量共尋解決之策。當晚,調研組結合支教收集的信息,優化《萬家鄉留守兒童關愛需求問卷》,增設 “家庭教育缺失”“心理健康” 等維度,為后續專項調研夯實基礎。
此次 “三下鄉” 實踐活動,巢湖學院實踐團以教育幫扶為切入點,融入文化調研等內容,在助力鄉村兒童成長的同時,為鄉村發展問診把脈。青春力量在鄉村振興的熱土上閃光,實踐團成員也將繼續以行踐知,書寫更多鄉村振興的青春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