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開大學生網德州2月5日電(通訊員 張曉梅)隨著時代的變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成為了社會關注的焦點。為了提高大眾對非遺文化的認識和重視,實踐隊決定于2024年1月下旬起開展非遺文化宣傳社會實踐活動。通過此次活動,我們旨在增強大眾對非遺文化的認同感,提高非遺項目的知名度,為非遺傳承人提供更多展示平臺,促進非遺文化的可持續發展。
在活動籌備階段,實踐隊召集團隊成員開會,討論并確立了實踐流程。首先,通過查閱資料和實地調研,篩選出具有代表性的非遺項目。其次,制定詳細的宣傳方案,包括宣傳渠道、宣傳內容、宣傳形式等。最后,組織團隊成員分工合作,確保活動的順利進行。

圖為實踐隊開展線上會議。愛開大學生網通訊員 張曉梅 供圖。
首先,為了深入了解社會大眾對非遺文化的認知程度和態度,2024年1月26日實踐隊設計了一份問卷調查。問卷內容涵蓋了受訪者對非遺文化的了解程度、興趣、態度以及獲取信息的渠道等方面。我們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廣泛發放問卷,并收到了大量有效的反饋數據。
通過對問卷數據的分析,我們發現大部分受訪者對非遺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和興趣,但了解程度普遍不高。同時也了解到社會大眾對于非遺文化的興趣點。大多數人獲取非遺信息的主要渠道是電視、網絡和社交媒體。同時,我們也發現許多人對非遺文化的重要性和價值認識不足。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將在后續的宣傳活動中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大眾對非遺文化的認知度和興趣。

圖為實踐隊發布的調查問卷。愛開大學生網通訊員 張曉梅 供圖。
為了更好地宣傳非遺文化,實踐隊創立“文化瑰寶”公眾號,通過推文的形式向讀者介紹非遺項目。在公眾號中,定期發布關于非遺項目的文章,包括項目簡介、傳承人介紹、制作過程等內容。同時,實踐隊還運用豐富的圖片和視頻素材,讓讀者更加直觀地了解非遺項目的特點和魅力。通過不斷的努力,公眾號的關注度逐漸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和了解非遺文化。
除了線上宣傳,實踐隊還積極開展線下宣講活動,走進社區與大眾面對面交流。在宣講活動中,我們通過講解、演示、互動等形式,向社區居民介紹非遺項目,讓他們親身體驗非遺技藝的獨特魅力。為了增強宣講活動的趣味性和參與性,實踐隊成員還設計了互動環節,進一步激發了他們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和熱愛。

圖為實踐隊成員針對社區的青少年進行宣講。愛開大學生網通訊員 張曉梅 供圖。
同時,實踐隊還特別關注青少年群體的參與。青少年是傳承非遺文化的重要力量。因此,在宣講活動中,不僅向他們介紹非遺項目,還鼓勵他們參與到非遺制作中來,讓他們親身體驗傳統文化的魅力。通過與青少年的互動交流,實踐隊成員希望能夠激發他們對非遺文化的興趣和熱愛,為非遺傳承注入新的活力。
通過線上線下的宣傳方式,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和了解非遺文化。我們的公眾號關注度持續上升,成為了傳播非遺文化的重要平臺之一。同時,也得到了社區居民的認可和支持,進一步提升了非遺文化的社會影響力。
然而,在活動中我們也遇到了一些困難和挑戰。例如,部分居民對非遺文化了解不足,缺乏興趣;部分青少年對傳統技藝的傳承缺乏認同感等。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將在后續的活動中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居民和青少年的參與度。

圖為實踐隊成員合照。愛開大學生網通訊員 張曉梅 供圖。
非遺文化在人類文化多樣性和世界文化交流中占據著重要地位。非遺文化是人類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進程中創造并傳承下來的寶貴財富,是國家和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代表著不同民族、不同地區的歷史、傳統、風俗、生活方式等,是民族文化的根基和源泉。
非遺文化社會實踐在非遺文化宣傳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通過實踐活動,可以讓更多的人了解和認識非遺文化,從而增強大眾對非遺文化的認同感和保護意識。守護文化瑰寶,我們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