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18日星期五是江西農業大學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大港科技興農服務團在大港林場的第四天,隊員們將指導林場工人完成一些電子產品的簡單使用。
林場位于山的較深處,與外界交流不是特別便利,在此處的林場工人年紀也偏大,對電子產品的使用不太熟練,工作時還是沿用以前老一輩的老方法,效率較低,也不能使場內新進的電子設備發揮最大的效用。同時,對微信等通訊設備的使用,工人們也僅僅停留在簡單的文字信息階段。
在做完工人的辦公室電子設備使用情況之后,隊員們開始了一天的培訓工作。
工人們前往中心二樓會議室開始了學習。隊員們針對工人們不同的需求開始教學。學習過程并不順利,工人們對這些新設備抱有抵觸心理,這對知識的學習是十分不利的。作為學生,隊員們也深深體會過類似的畏難心理。但是學習即生活,生活即學習,畏難心理無疑是學習路上的絆腳石。周廠長了解這一點,所以即使他的心里有恐懼,也還是鼓勵大家積極學習。

一個人要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不被時代淘汰,就要融入時代,加入團隊,加強學習,更新知識。十六大報告強調:要“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這就從深度和廣度上對學習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在做了簡單的心理建設之后,工人們開始進入學習狀態,行間距,段落的特殊格式等操作,都在隊員的指導下學習并且實踐過了。隨后大家前往辦公室一起學習打印機的使用,如何連接打印機如何更換墨囊,林場工人都一步一步地完成。學成之后,工人們都露出了笑容,這一天所獲得的成就感一定會久久洋溢在工人們的心中,林場的科技振興邁出了小但有意義的一步。
看著工作人員開心的笑容,我也想起了我在學習生活中的經歷,當我絞盡腦汁想對一道題或者一個知識點時,那種滿足是難以用語言表達的,而在這種滿足之前一定會經歷痛苦的畏難心理。在通往成功的路上,自己的畏難情緒往往才是第一塊絆腳石,這是一種不自信,沒有勇氣的表現。我也是在摸爬滾打,遍體鱗傷中逐漸堅強,逐漸相信自己有戰勝難題的能力。任何的限制,都是從自己的內心開始的。忘掉失敗,不過要牢記失敗中的教訓。
培訓結束后,隊員們還走訪了林場附近的村民,通過采訪,我們了解到每個人都在使用智能手機,部分居民家中也有電腦,但是使用并不順手,有事會遇到一些難題,只能繞大彎才能解決。同時我們了解到,現在村里的年輕人越來越少,大多都去了外地打工,村里只留下老人堅持守著這座大山。希望大山的孩子們學有所成都能不忘記家鄉的草木,為大山的生態奉獻自己的力量。隨后,隊員們將事先準備好的手機電腦宣傳單分發給周圍的居民,宣傳單內有簡單的辦公軟件使用教程,還有手機常用社交軟件的介紹,希望能夠在未來能有幫助。是共產主義勞動大學的精神體現,將所學的知識用于日常的生活中,以創造更高的價值!
服務團用自己的力量為大港林場的科技振興做出了推動,大家明白了,自己才是自己最大的敵人,同時這段經歷也是終身學習精神在隊員們心中的又一次印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