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控
微博是個有意思的東西,典型的“微博控”據說在起夜的間隙,也會忙里偷閑發一條微博,只是不知道在那種狀態下,發到網上的東西會不會全是些夢話。微博的字數雖少,但信息量不小,而且往往越是說半句留半句的那種半截話,越能引發大眾的興趣。微博的長項是快捷,短板是在傳遞信息時易造成各種歧義。一句話,被脫離上下文和語境,單獨拎出來任由大家發揮,系微博常態。微博之所以大受歡迎,與它的“短”分不開。140個字按一個鍵就發出去了,這跟寫一篇博客的難度不可同日而語。過去寫一篇博客,可能還覺得有點像寫一篇正式的文章,需要在乎文字是否優美、邏輯是否嚴密等。微博沒那些講究,百十來個字,看的人不會那么挑剔,大家諒解的程度遠比對博客文章高。而且因為字少,寫幾分鐘十幾分鐘就可搞定,反響卻立竿見影。
據說,人類對他人隱私所懷有的好奇心乃天生,當然,也有強度大小之分,排列依次為你最關心的人、公眾人物、熟悉的人、陌生人。照此邏輯,實際上公眾人物要想完全保留個人隱私幾乎沒有可能。
既然明白不可能,還不如把自己的某些想法和隱私大大方方發到微博上,反倒可以出奇制勝。女演員姚晨曾被媒體封為“微博女王”,然而前段時間卻被另一女星謝娜取而代之。據說,是謝娜趁姚晨在新西蘭結婚后又懷孕保胎顧不上更新微博之際,加班加點經營自己的“微博王國”,于是粉絲便領先了姚晨幾十萬,一舉上位成為新的“微博女王”。還有另外一種說法,說這是網站為了“刺激”姚晨而人為操縱的結果。你姚晨不是不樂意讓廣大人民群眾圍觀你的婚姻細節嗎?那好,我們就轉推另一位“微博女王”出來以撼動你的位置,看你在乎不在乎!怎么樣,著急了吧,還不快快把你的隱私從實招來!
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如今流行的說法是“出名得自暴”。有人說微博自暴是一條不歸路,只要上了道,想回頭都難。而這個時候,博主與他的粉絲角色便在不知不覺間發生了逆轉,貌似握有主動權的博主開始被他的粉絲牽著鼻子走。博主開始在乎乃至臣服于粉絲的趣味,粉絲們想要什么,博主就想盡辦法提供什么,以維持自己對粉絲們的感召力。有個笑話:爺爺抱起孫子,給他講人生的道理。講完后,爺爺問孫子有什么感想。孫子說,爺爺,你的嘴好臭!這是一種對文字的解構,同時也顯示了信息接收者對信息發布者的挑戰。換句話說,信息接收者已開始影響甚至有能力決定文字意義的走向。
我認識的一個人隨旅行社參加了歐洲9日游,跑了13個國家,估計哪吒踩上風火輪都沒這般神速。沒承想這老兄在9天時間里竟然還忙里偷閑,發了40多條微博,而且每一條都算“猛料”——在米蘭某奢侈品店邂逅國內初戀情人;在日內瓦與一酷似娜塔莎·金斯基的金發女郎同桌進餐;在摩納哥參觀賭場被誤認為是香港來的賭王;在阿姆斯特丹乘船游運河勇救荷蘭落水兒童……別說,這些微博看上去還真挺抓人。后來我問他,是不是把每一條微博都當成微型小說去寫了。他說也不全是編的,有影兒,比如在米蘭的確去逛奢侈品店了。不過他承認多數是他自己發揮的。他說:“不這樣誰看我微博呀,更甭提轉發了。”
網絡時代,百相叢生,有人每天用微博簽到、灌水、自暴、招攬粉絲,強迫記錄自己生活的每個細節,唯恐粉絲將他遺忘;有人用微博曝光腐敗、彰顯正義、倡導公益,來為健全我們的社會獻綿薄之力……當然,微博也是一柄雙刃劍,用好了自不必說,用得不好也會傷及無辜,而且難說就不會傷到自己。
時間:2023-06-08 作者:愛開大學生 來源:愛開大學生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