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桂林雁山鎮莫家村兒童之家迎來一堂別開生面的美育實踐課。小螞蟻行動志愿者團隊精心策劃的“非遺文化進課堂”活動,將桂劇藝術的獨特魅力與黏土手工的趣味創作巧妙融合,為30余名鄉村兒童打開了一扇親近家鄉傳統文化的新窗。
圖1課前材料準備
課堂現場,志愿者們以桂劇經典臉譜、華美頭飾為引,生動講述角色背后的忠勇與智慧。孩子們在指導下,用五彩斑斕的黏土,專注地捏制出各具神韻的臉譜輪廓,揉捏出象征吉祥的“盔頭”珠花。指尖流轉間,一塊塊平凡黏土被賦予了桂劇藝術的靈魂——威嚴的紅臉關公、靈動的花旦頭飾,一件件稚拙卻充滿想象力的作品悄然誕生。
圖2小朋友作品展示

圖3團隊成員與家長、小朋友合影留念
“讓孩子們在玩中認識桂劇,讓泥土也能‘唱’出鄉音,”活動負責人表示,“這不僅是一次手工體驗,更是將文化自信的種子,以最親切的方式播撒進童心沃土。”
當非遺之美從舞臺走向孩子指尖,當文化傳承在泥土的芬芳中自然生長,這堂特殊的桂劇黏土課,不僅點亮了鄉村兒童的藝術感知,更為非遺文化在新時代的土壤中培育出充滿希望的根芽。
圖文/池承武、覃芳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