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啟蒙潤童心——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暑期實踐側記
2025年6月28日,山東濰坊安丘市擁翠園社區幼兒園的活動室里,稚嫩的歡呼聲此起彼伏。窗臺上的綠蘿被笑聲震得輕輕搖晃,而這熱鬧的源頭,是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紅心研墨”暑期社會實踐團隊帶來的趣味數學啟蒙活動——彩色的圖形卡片在孩子們手中傳遞,圓片配對的游戲讓小臉上滿是專注,連平日里最調皮的男孩都舉著數字牌不肯放下。
圖形認知:發現形狀之美
活動開場,志愿者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了各種動物家中造型各異的窗戶。當屏幕上出現四邊形窗戶時,孩子們齊聲喊道:"四邊形!"稚嫩的童聲充滿活力。隨后,志愿者引導孩子們觀察五邊形、三角形等圖形的特點。"五邊形有五條邊""三角形像座小山",孩子們踴躍分享著自己的發現。更讓人驚喜的是,有小朋友注意到:"這些窗戶的邊長都不相同!"通過生活化的教學方式,抽象的幾何概念變得生動形象。
數字探索:理解單雙規律
在單雙數教學環節,志愿者通過"鞋子配對"的趣味故事引入概念。孩子們專注聆聽,眼中充滿好奇。實踐環節中,志愿者分發彩色圓片,指導孩子們進行配對游戲。"老師,這個圓片找不到朋友!"孩子們興奮地發現著單數的特點。通過動手操作,數字規律變得直觀可感。
生活實踐:應用數學知識
為強化學習效果,志愿者設計了趣味任務:尋找教室里的多邊形物品,統計文具數量判斷單雙數等。孩子們化身小偵探,在教室里積極尋找:"黑板是長方形!""我的彩筆有10支,是雙數!"通過親身體驗,將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建立了聯系。
教育思考:啟迪智慧幼苗
活動讓志愿者們深刻認識到幼兒教育需要趣味性與引導性并重。面對好奇心旺盛的孩子,需要將抽象知識轉化為具體體驗。每個孩子獨特的學習方式也讓志愿者們更加重視因材施教。臨別時,孩子們依依不舍地圍著志愿者道別,溫馨的場景為活動畫上圓滿句號。
據悉,該幼兒園將持續創新教學方法,未來計劃設置數學探索區,開發更多趣味課程,并開展親子數學活動。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的"紅心研墨"團隊也表示將繼續開展此類公益活動,用專業知識服務社會,讓更多的孩子們在樂趣中獲得知識。
作者:通訊員 馬玉潔 吳漪欣 來源:“紅心研墨”暑期社會實踐團隊
發布時間:2025-07-19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