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山東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E在巖外”實踐團,在沂源縣南麻街道怡康社區(qū)群眾服務中心,為當?shù)刂行W生帶來了一場融合AI與游戲科技的趣味科普課,近50名學生在互動體驗中解鎖科技奧秘。
課堂上,實踐團成員以“AI晉升路”為主線,用動畫短片串聯(lián)起張衡地動儀、帕斯卡機械計算器等歷史節(jié)點,當講到“AlphaGo用‘神之一手’擊敗圍棋冠軍”時,孩子們紛紛瞪大了眼睛。“圖靈測試就像電話猜謎,機器能騙過人就及格啦!”生動比喻讓學生們秒懂智能標準。ELIZA聊天機器人的趣事更引發(fā)笑聲——“說‘我頭痛’,它只會反問‘為什么說頭痛’,其實它啥都不懂呢!”
在“數(shù)字媒體技術與游戲”環(huán)節(jié),VR設備體驗區(qū)排起長隊。戴上眼鏡的學生驚呼:“像真的走進游戲里了!”實踐團成員還演示了Unity引擎如何制作動畫,用簡易編程讓屏幕里的“小方塊”跳過關卡。“原來《超級瑪麗》是AI練了上千次才學會通關的!”當聽到這個細節(jié),孩子們忍不住發(fā)出驚嘆。
最熱鬧的當屬“動手畫機器大腦”環(huán)節(jié)。有的孩子畫了帶觸角的“學習機器人”,有的設計了會講故事的“游戲腦”,五彩斑斕的作品里藏著奇思妙想。六年級學生王梓宇舉著畫紙說:“我畫的機器人能自己寫作業(yè),還會陪我打游戲!”
實踐團還帶來StyleGAN生成的“假人臉”圖片,揭秘AI繪畫的魔力;用樂高積木模擬人工神經(jīng)元,讓抽象的技術原理變得可觸可感。社區(qū)工作人員表示,這樣的活動讓科技走出課本,孩子們在玩中學,更能激發(fā)探索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