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7 月 4 日,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 “紅心研墨” 團隊于無錫市錫山區港下城市書房開展青少年學習交流活動,十余名孩子在志愿者陪伴下度過融合作業輔導、讀書分享、主題課程與創意繪畫的充實一天。活動以互動體驗為核心,在知識傳遞中激發想象潛能。
正文:
2025 年 7 月 4 日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 “紅心研墨” 團隊在無錫市錫山區港下城市書房開展實踐活動,以 “互動體驗教學” 為核心,通過語文實物解詞、數學動態推演、讀書角色扮演及創意繪畫等環節設計,為十余名孩子構建知識學習與想象激發的雙維成長場景。
晨讀啟智,數趣萌生
清晨七點半,城市書房的玻璃門被晨光推開,穿藍色背帶褲的小男孩踮腳夠向書架頂層,書包上的霸王龍掛件隨著動作劇烈晃動,塑料牙齒在晨光中閃著微光。他袖口沾著未擦凈的銀粉 —— 那是前一天繪畫時留下的痕跡,此刻卻無暇顧及,目光緊緊盯著志愿者劉女士手中的青瓷盤。語文輔導區中,劉女士用指尖輕叩瓷盤邊緣,三兩顆紅棗在盤中發出清脆的碰撞聲:“‘囫圇吞棗’說的是有人吃棗時不嚼,直接咽進肚里 ——” 她仰起頭模仿吞咽動作,喉結輕輕滾動,“猜猜后來發生了什么?” 扎雙馬尾的小女孩突然舉手,鉛筆在練習本上劃出墨痕:“會消化不良!我奶奶說過,吃東西要細嚼慢咽!” 劉女士笑著點頭,從布袋里取出一顆核桃:“讀書就像吃核桃,得慢慢剝開硬殼,才能嘗到果仁的香甜。” 當用指甲剝開核桃時,碎屑落在 “囫圇吞棗” 四字旁,她立刻在筆記本畫下吐棗核的小人,小人的嘴巴里還叼著半顆核桃,旁邊用拼音歪歪扭扭地標注:“要嚼碎,不能急!”數學區的透明量杯折射著晨光,志愿者孫先生將礦泉水注入帶刻度的玻璃瓶:“單管注水 5 分鐘注滿,若同時開啟排水管呢?” 穿條紋衫的男孩突然倒扣量杯,水花濺濕了草稿紙上未畫完的機器人 —— 那是他用幾何圖形拼接的 “解題助手”。“如果兩個水管一起工作,水位變化是不是更復雜?” 孫先生笑了笑,又取出帶孔的漏斗:“那我們模擬兩個管道,一個進、一個出。” 孩子們輪流操作,當看到水流從進水口注入、又從漏斗孔緩緩流出時,穿紅背心的小男孩猛地跳上椅子,塑料尺敲在黑板發出脆響:“我知道了!要算速度差!進水速度減出水速度,就是凈流速!” 橙色粉筆標注的進水箭頭與藍色排水箭頭在黑板上交錯,宛如兩股水流在算式中真實碰撞,在公式旁畫了只踩著平衡車的小貓,車輪還特意用箭頭標出旋轉方向,引得鄰座女孩咯咯直笑。
書海分享,童趣盎然
讀書分享會在地毯區開始,陽光照在孩子們的書上。小男孩舉著《魯濱遜漂流記》:“魯濱遜做木筏時,肯定扎了很多刺。” 他把椅子當木筏,用鉛筆盒當槳,引得孩子們跟著劃動。小女孩抱著《夏洛的網》,聲音發顫:“夏洛死的時候,威爾伯會不會哭?” 她從口袋里掏出毛線,現場織了個小網,旁邊的女孩們幫忙繞線。戴眼鏡的男孩展示昆蟲卡片:“這是工蟻,像小快遞員。” 他用尺子當指揮棒,卡片影子在墻上變成螞蟻軍團。
析短揚長,童夢綻放
主題課程中,志愿者宋女士讓孩子們寫優缺點。穿碎花裙的女孩在便簽上畫了哭臉:“我怕黑。” 宋女士指著天文望遠鏡圖片:“怕黑的人可能更擅長觀察星星。” 她播放星云照片時,穿恐龍 T 恤的男孩說:“我想當找恐龍化石的宇航員。” 宋女士翻開考古學家工作照:“科學家找化石,就像在地球的‘星空’里尋寶。” 孩子們的筆記本上出現各種職業漫畫,有給云朵涂顏色的 “天空畫家”,還有給書本講故事的 “文字魔法師”。
繪夏日冰品,展童稚奇思
繪畫環節以 “夏天的冰淇淋” 為主題,穿黃色 T 恤的女孩把畫紙卷成甜筒:“我的冰淇淋有太陽味。” 旁邊的男孩在冰淇淋上畫了螺旋槳:“這樣能飛到太空。” 穿背帶褲的小男孩畫了個冰淇淋王國,每個房子都是不同口味 —— 草莓味是紅色的城堡,巧克力味是棕色的迷宮。當他用銀色筆描 “太空冰淇淋” 時,同桌的女孩說:“可以加星星醬嗎?” 兩人立刻在畫上撒滿銀色亮片。
結語:
活動結束時,穿藍色背帶褲的男孩把畫塞給志愿者:“姐姐,這是會飛的冰淇淋飛船。” 志愿者整理畫具時,發現每張畫背后都有字:“今天知道了‘囫圇吞棗’”“想做恐龍味的宇航員”。這場活動通過具象化的知識互動,讓孩子們在學習中放飛想象,也讓志愿者在基層服務中體會教育的溫度。